第 14 章 014(修)

 這就過分了。

 然而回應他的,只有嬰孩在看到面前移動物體時候的一揮。

 要不是李治躲得快,這一下大概要往他的臉上落結實了。

 在場的宮人極力擺出一副眼觀鼻鼻觀口的樣子,全當沒瞧見這場面。

 李治混不在乎地一笑,“要不怎麼說她聰明呢,明知道我不會對她這個小功臣還手的。”

 “這哪裡是陛下體恤功臣,”武媚娘道,“是陛下今日心情極佳罷了。”

 所以也就放任女兒肆意妄為的舉動了。

 武媚娘沒有說錯,李治的心情確實不錯。

 籍田禮上韓王的一番表現,讓他順理成章地為武德功臣追封,甚至沒給長孫無忌等人開口的機會。

 這是這幾年間自擺駕萬年宮後,第二條沒給他們任何一點置喙餘地的決定!

 這出追封所給出的名位看似不重,但在此追封之下——

 他想扶持上位的妃嬪能從中受益,武德功臣的後裔能承蒙他這位天子的恩德,為圖生存的韓王能徹底站明立場,長孫無忌等人也能看到他想要親政的決心。

 說是一箭數雕也不為過!

 箇中影響尤在發酵之中。

 李治毫不懷疑,他早年間希冀卻未能達成的群臣上表諫言,達成真正的太平之治,或許能有希望慢慢實現了。

 現在就看他的

 那些臣子中,到底有幾個膽大貨色了。

 總得先有那麼幾個出頭之人,來突破長孫無忌的壟斷。

 另一面,西域那頭傳來的戰報,既是對大唐邊境的危機,在他看來,同樣是一次機遇!

 以李治看來,這可並不僅僅是外患在前,逼迫長孫無忌先在內鬥中停手。

 見李弘眼巴巴地湊在他的腿邊,表現出了對他的親近,李治乾脆也在這幅展開的地圖上尋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將小兒子攬在了懷中。

 他擺了擺手示意宮人退下去,這才抬眸朝著武媚娘看去,“媚娘你來看這兒。”

 比起道、州劃分細緻的中原地區,西域邊陲的各種著筆,便顯得稀疏很多。

 當這張地圖的尺寸不小之時,也就更是如此。

 武媚娘順著李治伸手指去的方向看去,見他伸手指向的,正是其中金莎山以南的位置。

 這裡是西突厥分支所在。

 說起正事,李治的聲音一改方才敘天倫的溫柔,倏爾冷了下來,“我當年登基之時,何止舅舅覺得,我還是個不能掌權的孩子。就連西突厥降將阿史那賀魯也覺得我好欺負,悍然憑藉著西突厥部落兵力叛我大唐,寇略邊境。”

 他話中肅殺之意,以武清月這個旁觀者看來,大概率是衝著阿史那賀魯去的。

 阿史那賀魯此人的大唐右衛將軍和瑤池都督府都督官職,都是出自於唐太宗李世民之手。

 可在李世民過世後,他覺得李治軟弱可欺,自己掌控西突厥的時機到了,直接在永徽二年發動了叛亂。

 然而讓阿史那賀魯未曾想到的是,李治表面的溫和底下,依然是骨子裡的強硬派作風。

 李治一面發動了三萬府兵和五萬回紇騎兵征討賀魯。

 一面,他借用西突厥內部真珠葉護與賀魯之間的矛盾,調派大唐名將程知節(程咬金)與蘇定方配合作戰,給了賀魯以迎頭痛擊,在去年便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這一點武媚娘是知道的。

 “好在現如今陛下已告訴他,今時之大唐仍不可欺。”

 “不錯!”李治眉峰一揚,“眼下西突厥各部中,處月、處密部落均已平定,故而早前我下詔劃分此地為二州,行分而治之的法子,遏制賀魯將其重新團聚在手。”

 “程將軍與那真珠葉護配合越發默契,若能繼續增兵,阿史那賀魯此賊不過甕中之鱉而已!”

 “可惜,這場平亂中還多出了點新的波折。”

 李治話說到此,將手指慢慢地指向了西面。

 那裡,正是新崛起的大食所在。

 “大食發兵忽然攻滅波斯,甚至繼續引兵東進,侵吞昭武九姓之地。”

 一個敵人西突厥在北,一個敵人大食在西,看起來是有些兩面受敵的意思了。

 不過武媚娘並不難瞧見李治此刻的神情,他先提西突厥後提大食,不像是因身陷困厄而憂慮。

 她旋即便聽李治說道:“這雖是一場打亂計劃的外來

 戰禍,但也說不定,又是一出轉圜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