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愛吃巧克力的貓 作品

第五章 忍者世界的金融體系

這也是社會所有階級在逼迫德川吉宗控制米價,控制米本位下的通貨膨脹,德川吉宗無可奈何,只能繼續幹活。

霓虹直到明治維新才確立銀本位,可國內白銀根本不夠啊,導致金融改革磕磕巴巴,所有人還得勒緊肚子發展軍備,黑船事件給全國衝擊太大,不亞於鴉片戰爭。

近代霓虹起飛還是得益於大清的賠款,1895年的《馬關條約》瞬間抬高了霓虹的國際地位,成為遠東第一大國。

大量輸入的白銀瞬間幫霓虹完成了金融制度改革,從跌跌撞撞的銀本位跨越為成熟的金銀複本位制,1897年頒佈的《貨幣法》讓霓虹成為金塊本位制,1899年發行與金幣掛鉤的紙幣,成為金幣本位制。

金本位制度下,5000兩兌換1盎司黃金,此兌換比一直持續到1937年,即每克黃金價格為178.57兩。

由於現實世界出現修正,火之國可比霓虹大多了,金融自然更加發達。木葉銀行規定,600兩兌換1g黃金,黃金與白銀價格浮動兌換,大致在1:50左右。

考慮到當時現實世界的黃金價格,忍者世界的兩與rmB的兌換比例為2:1,也就是說,2兩=1元,1兩=0.5元=5毛。

這一點是與現實世界匹配的,AB說1兩=10日元,按照現實世界1:20的匯率,1兩確實等於0.5元。

霓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完成近代金融制度改革,成為金匯兌本位制,這個制度在全世界範圍內直到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才結束。

也就是說,近代霓虹靠一次戰爭,直接完成了西方列強將近200年的積累,你說費拉不堪的帶清在歐美列強眼裡是個啥?可不就是塊肉嗎,直接掀起瓜分狂潮嘍。

扯遠了,迴歸正題。

此時的忍者世界是金幣本位制,每個國家都會規定本國貨幣對黃金的固定兌換比例,根據黃金儲量發行貨幣。

很多爽文裡說在火影世界可以衝匯率,可金幣本位制的匯率只受到鑄幣平價影響,當匯率對一國不利時,它就不用匯票結算,而是改用運輸黃金的辦法來結算,從而改變供求關係,實現匯率平衡,根本不會出現銀行券貶值的情況。

除非是二德子那種,狂印金馬克還債,那種情況銀行券才會大幅度貶值。

朧憤憤不平地咬了口煎蛋,本來想在忍者世界搞金融的,現在看來這個操蛋的世界還是隻認實力啊,今晚就得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