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劍 作品

第320章 320特殊任務

 太壓抑了。

 殷有招忽見石天雨與另一名侍衛在朱由校龍椅下分立兩旁,腰佩鋼刀,不由大奇。

 便低聲問兵部尚書風武:“風大人,石天雨怎麼會在金殿上呀?還成了御前帶刀侍衛了?”

 風武冷笑一聲,鄙視地說道:“這有何奇怪的?石天雨既然是魏閹的人,魏閹一夥自然會薦舉他入宮當差的。還好,石天雨不統兵,否則,連兵權也會落入到魏閹一夥手裡了。”

 殷有招拍拍後腦,驀然想起來了。

 言詞有些憤慨地說道:“哎呀,老夫倒是忘記了,田爾耕兩個月前就報來石天雨任御前侍衛,晉升為正七品官銜的公文了,萬歲爺硃批‘準允’二字。

 石天雨這小子,真不是東西,竟然投靠魏閹一夥。

 這傢伙真沒有骨氣,脊樑骨都是軟的。”

 風武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然後,趕緊出列,躬身對朱由校說道:“萬歲爺,微臣有事要奏。”

 朱由校心裡有些不耐煩,知道東林讜人說話,就沒有什麼好事。

 但佯裝和顏悅色地說道:“風愛卿,請講。”

 風武愁眉苦臉地上奏,說道:“萬歲爺,遼東戰事緊張,熊廷弼報來軍中缺糧缺餉,臣擬請萬歲爺讓戶部調撥糧草二十萬石、白銀二十萬兩,好讓微臣早日撥付前方。”

 新任戶部尚書魏廣微出列,躬身說道:“萬歲爺,目前戶部錢糧十分緊張,本月連朝中大臣的俸薪也推遲支付。臣擬請萬歲爺讓兵部自主籌措部份銀糧,再讓遼東巡撫王化貞自籌部分糧草,以應前線軍需之急。”

 在錢糧方面節制兵部,節制遼東經略熊廷弼,原本就是魏忠賢提攜魏廣微為戶部尚書的一招策略。

 這也是魏廣微接任戶部尚書的職責所在。

 朱由校說道:“準魏愛卿所奏,著兵部和戶部共同籌款,撥付遼東。退朝!”

 扔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話,便匆匆忙忙的離去。

 石天雨及十名御前帶刀侍衛也跟著走了。

 一幫顧命大臣面面相覷,皆是心道:萬歲爺說這話,說了等於沒說!

 誒!這是什麼屁話?

 眾文武百官唉聲嘆氣地離開金殿了。

 魏廣微、崔呈秀望著殷有招、風武等人的背影,卻哈哈大笑:誰讓你們不聽親爹的話?

 哼!還想要錢要糧?做夢去吧!

 除非熊廷弼也投靠我們的親爹。

 否則,就你們這幫號稱顧命大臣的老匹夫,早點餓死吧。

 這幫人只顧爭權奪利,絲毫不顧朝廷的利益,不顧及前方的疆土在大片大片的丟失。

 石天雨跟著朱由校匆匆離開金殿,回到後宮。

 朱由校苦悶地拿起斧鋸鑿削,與隨後而來的魏廣微、崔呈秀等等奸佞一起在營造小木房屋。

 此時,魏廣微蹲在地上,朝石天雨笑了笑。

 石天雨只好勉強地也向魏廣微笑了笑。

 可不敢得罪這幫小人。

 石天雨木然而立,熬過上午,膳後回府歇息。

 晚上又回宮中當差。

 幽藍幽藍的天空中點綴著無數的小星星。

 朱由校用膳之後,又在玩木工活。

 只是,有些苦惱,怎麼也築不起這棟小木屋。

 石天雨因為已經看過朱由校在《天雨日記上的批註,心裡明白朱由校也不全是把所有心思都用在木工活上,只是在思考對策,便低聲說道:“萬歲爺,你是在為遼東戰事的銀糧操心吧?”

 朱由校聞言,起身拍拍手,仰天長嘆,說道:“朕命苦啊!朕自登基以來,遼東戰事頻發,齊魯這邊又有徐鴻儒率大乘教徒起兵反叛,朝廷內憂外患,難啊!”

 長嘆之後,定定神,這才看清眼前的侍衛是石天雨,不由大奇,說道:“咦,你不是石愛卿嗎?你不是朕御賜的同進士嗎?你為何成了御前帶刀侍衛?”

 石天雨急急下跪,稟報入宮之事,說道:“啟奏皇上,微臣為報皇恩,特請寇延明寇大人薦舉微臣入宮當差,能在萬歲爺跟前當差,能服侍萬歲爺,乃是微臣的福氣。”

 朱由校聞言,龍顏大悅,扶著石天雨起身,說道:“哦!好好好!朕去年在擂臺賽上、在御林軍校場上看過你的武功,你武功很好,朕很喜歡你。有你保護朕,朕無憂矣!”

 石天雨聞言,甚是感動,熱淚盈眶地說道:“萬歲爺龍恩浩蕩,微臣願意為萬歲爺赴湯蹈火,粉骨碎身。在此世上,萬歲爺便是對微臣最好的人。微臣請求萬歲爺賦予微臣遼東戰事重任,微臣一定不辱使命。微臣以前當過遼西總兵,並且兼任廣寧知府,對遼西和遼東非常熟悉。只要微臣前往遼東,定滅韃子,護我大明疆土無憂。”

 朱由校嘆了口氣,說道:“愛卿,關於遼東戰事,朕正心煩著吶!很多事情,朕作不了主呀!這裡也無外人,朕也不怕對你說,朕和先帝都是東林讜人扶起來的,大事情都是那幫東林讜人商定之後,才報呈與朕的。現在,彷彿他們才是皇帝,朕就是一個用印的小太監。”

 說了一句,抱怨一句,便轉身背手踱步。

 還真沒當石天雨是外人。

 月亮忽隱忽現,在白般的雲朵裡穿行。

 石天雨又走到朱由校跟前,躬身請櫻。

 說道:“萬歲爺,微臣知您是為遼東將士的銀糧而愁,微臣有法子為萬歲爺分憂。”

 朱由校聞言,愁雲立散,拉著石天雨坐在地上。

 驚喜地說道:“哦,好好好,愛卿坐下來,說。”

 石天雨壯著膽子,當即獻計獻策,說道:“萬歲爺,微臣今兒在後宮聽有人在比誰家的銀子多。微臣心想,現在戶部撥不出銀子,可否讓滿朝官差捐款作軍餉呢?若是可以,不僅能解決前方將士的軍餉糧草,還能夠激發前方將士浴血奮戰。”

 朱由校聞言,當即蹦跳了起來,甚是高興地說道:“對呀,好主意。”

 一個女人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他們身後,插話進來,滿臉憂鬱說道:“萬歲爺,要是沒有人捐銀子怎麼辦?那可不僅是丟萬歲爺的顏面,而且會影響前方將士的士氣呀。”

 石天雨側頭一看,卻是張皇后來了,急忙起身,向她下跪參拜。

 張皇后美麗端莊,知書達禮,親切地說道:“愛卿平身!你一介小侍衛,卻能替萬歲爺分憂,甚是難得。”示意石天雨起來,又讚揚石天雨一番。

 石天雨起身,又躬身回話,說道:“微臣此策之後,還有連環計。”

 朱由校聽張後一言,剛剛陷入愁思,但聞石天雨之言,又滿臉驚喜。

 說道:“哦,好,愛卿快說說!”

 石天雨急急抬起頭,躬身拱手,和盤托出想法,說道:“萬歲爺可以將捐銀作軍餉一事,納入年底官員‘京察考核’,並下旨讓吏部領頭監督官差捐款。另外,萬歲爺親自出面,讓魏廣微、崔呈秀他們幾個領頭認捐,這樣動起來,誰敢不認捐呀?為免戶部侵吞所捐之銀糧,可將認捐的銀糧交與御林軍掌管,並讓慕容勝領些錦衣衛監管。慕容勝是實誠人,有他為認捐的銀糧值守,誰也動不了。”

 朱由校聞言大喜,親切地拍拍石天雨的肩膀,親切地說道:“好主意!好計策,愛卿,朕往昔在擂臺賽場上沒看錯你呀。”

 又轉身高叫:“來人,傳楊漣進宮擬旨,宣殷有招、風武、魏廣微入宮覲見。”

 眾侍衛急急護送部分小太監疾步而去。

 張皇后聞言,親熱地拉著朱由校的手,盛讚石天雨,說道:“萬歲爺,臣妾曾經聽萬歲爺提起過石愛卿的神勇,沒想到石愛卿不僅神勇,而且足智多謀啊。”

 石天雨急急退後數步,虎立於一旁警戒。

 唯在此時,才敢抬眼打量張皇后一番。

 張皇后年約十六七歲,頭髮烏黑油亮,明眸善睞,中等身材,儀靜體閒,端莊俊美。

 此時,她正柔情地望著朱由校。

 朱由校聞言,自誇一番,說道:“朕的眼光還有錯嗎?”

 頓時,笑容滿面。

 但是,石天雨心裡明白,其實是那本《天雨日記起了作用。

 張皇后見朱由校笑逐顏開,遂趁機提醒朱由校,說道:“萬歲爺,石愛卿年少有為,又能為您分憂,臣妾也勸萬歲爺往後別玩木工活了,好好治理朝政吧。”

 朱由校哈哈一笑,卻不以為然地說道:“哈哈,朕養著一幫朝臣幹嘛的?”

 其實,朝局之事,並非世人想像的那麼簡單。

 張皇后也不太懂朝政之事。

 讜爭存在,朱由校並非可以決定一切。

 只能通過玩木工活來緩解心情和壓力。

 “唉!”張皇后幽幽嘆了口氣,不便再勸。

 “楊大人到!”

 便在此時,侍衛將楊漣領進宮裡。

 楊漣進殿,急急下跪,參見朱由校。

 朱由校少見地威嚴起來,讓楊漣起身,又將大意道明:

 “愛卿平身!方才石愛卿向朕獻上一策,你速去替朕擬旨,著吏部牽頭,會同兵部、戶部共同監管認捐之事,所捐銀糧,全部交給御林軍掌管。著慕容勝挑選錦衣衛監管認捐之銀糧,快去。”

 楊漣大喜,起身說道:“微臣遵旨!”

 躬身退出,去偏殿擬旨,從此也對石天雨另眼相看。

 不一會,風武、殷有招、魏廣微等人也來了,進殿即向朱由校下跪。

 朱由校心頭一寬鬆,便不想再與這幫老臣子囉嗦,吩咐幾句,說道:“眾愛卿平身,你們速去偏殿,楊愛卿在替朕擬旨,朕的意思,他會轉告你們,下去吧。”

 便拉著張皇后回寢宮去了。

 風武等人來到偏殿,但聞楊漣一言,均是喜不自勝。

 “哈哈哈哈!”

 一幫元老重臣開心了。

 個個激動萬分,如此,便可以解決前方將士的銀糧問題了。

 魏廣微愁眉苦臉,暗暗問候石天雨的祖宗十八代。

 心裡暗罵道:姥姥的,原來是石狗崽出的餿主意!

 怪不得,這餿主意這麼臭!

 哼!老子向親爹投訴去。

 急急離開偏殿,跑去向魏忠賢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