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劍 作品

257.第257章 257擒拿詐騙犯

 甦醒聞言,登時笑逐顏開,滿嘴金光燦燦,說道:“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奧妙。”

 石天雨提筆記錄好,又問起官場中事以及如何才能進入官場,說道:“知縣由誰任免?知府有權任命知縣嗎?為官是不是得一個一個品級的上來?”

 安兒見石天雨問過不停,有些煩了,側身喝道:“您怎麼那麼多廢話?”

 石天雨含笑說:“學問學問,既要學,也要問嘛。”

 安兒頓時無言以對。

 但這些官場學問,對於一個姑娘家而言,實在是太枯燥了。

 這個年代,女子為官,也沒幾個人。

 所以,安兒甚是無趣,也沒當官的志向。

 甦醒只好繼續講授官場學問,又說道:“知縣、知府以下的副職官員,一般由縣級或府級主官舉薦或是吏部下派。從縣級的主官乃至於行省的布司級官員,均由萬歲爺來定,由吏部下文任命、考核、升降。不過,萬歲爺一般是不會細瞧誰任知縣、知府的,他也管不過來,基本上是吏部說了算。”心道:看來石天雨這小子對為官之事是志在必得了。

 甦醒又呷了一口茶,又繼續講解,說道:“正三品以上官員,皆由萬歲爺下旨任免。地方官員做出政績,經考核優秀的,可以加品級,但不加俸薪。”

 安兒和張馨二人索然無味,如坐針氈。

 石天雨做好記錄,起身又拱手相問:“考秀才難嗎?如何能做到學有所成,入仕為官?”

 甦醒耐心作答,說道:“凡是經過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考取生員的入學考試叫童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前往府、州、縣學學習。”

 石天雨又認真地問道:“入讀府州縣學後又怎麼辦?如何才能為官?”

 有些問題,以前請教過劉叢。

 但是,劉叢只盯著石天雨鹿皮袋裡的錢,解說沒有甦醒那麼認真詳細。

 所以,石天雨今天必須問清楚。

 甦醒耐著性子,一邊喝茶,一邊解惑,說道:“一是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的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二是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為科舉生員。”

 石天雨又問:“那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做官呀?”

 甦醒從善如流,確實才高八斗,說道:“本朝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為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廕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有背景的監生可以直接做官,但大部分還要參加鄉試,成為舉人、進士後才能授官。”

 接著,甦醒又呷了口茶,不待石天雨再問什麼,便又說道:“朝廷定製每三年開科取士,考中進士即授與官職。除科舉外,薦舉和充當吏員,都是任官的途徑,文臣有功可以任子,武官亦可世襲,捐納草粟亦可得官,還可以納銀入監,即例監。

 朝廷對官吏銓選,按文武職分屬於吏部和兵部。由萬歲爺直接任用的叫特簡,吏部銓注的叫聽選,由推官知縣補授科道的叫行取,舉、貢、推官、知縣考科道的叫考選。

 適用於三品以上大臣的還有推舉,如廷推和部推。官員任用有資格限制和籍貫限制,禁吏員為御史,郡縣守令一般不得在本地為官。”

 雖然已經取得了戶籍,但為避免將來在這方面栽個跟頭。

 於是,石天雨又問:“那如何才能取得戶籍?”

 甦醒唇乾舌燥地說道:“洪武三年起,戶部籍天下戶口,並置戶貼。

 登記的主要內容是籍貫、丁口、姓名、年齡等。為防止假冒、偽造,將戶貼以字號編為勘合,用半印鈐記,籍藏於部,貼給於民,由鄉村將當地戶口取勘明白,縣報於州,州報之於府,府報之於布政司,布政司呈報戶部立案,以憑稽考。”

 然後,甦醒端起茶杯,又呷了口茶,繼續說道:“戶籍裡實行甲制或稱保甲制,以百十戶為一里,攤丁糧多者十戶為長,餘百戶為十甲。甲凡十人。歲役里長一人,甲首一人,農者不出一里之間,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任何人離鄉百里,都必須持路引。否則,就是逃犯。”

 石天雨不是死讀書的那種人,而參加科考必須得過那麼多道道坎坎,又頓失信心,便又想憑武功去考武生了。

 於是又問:“那考武生須考些什麼內容?”

 甦醒一怔反問:“考武生?”

 一時間反應不過來。

 石天雨起身,又為他倒了一杯茶,說道:“小侄好奇,而且學問嘛,既要學也要問嘛。”

 甦醒回過神來,想想石天雨是有武功之人,考武生倒是一個好辦法,便說道:“考武生嘛,須考兵法、弓箭、武術套路、馬背上的作戰功夫,還要參加比武等等。咦,賢侄,您有考武生的想法?”說罷,反問了一句。

 石天雨機靈應變地說道:“呵,不是我想考武生,而是劉森,小侄只是想了解一下考武生有多難?也想幫幫劉森。”

 甦醒恍然大悟,又關問石天雨今後的打算,說道:“哦。賢侄呀,您真不想做買賣了嗎?”

 石天雨側頭一看,發現安兒和張馨兩人竟然趴在書桌上睡著了,便對甦醒說道:“不想,小侄只想為官。您老累了,先回客棧歇會吧。”

 甦醒疑惑地看了石天雨一眼,轉身而去。

 石天雨在書房裡踱來走去,甚是苦惱,看著伏案而睡的安兒和張馨,心道:還是做女人好,不用為人生這麼煩惱,她們只須嫁一個好相公,人生就一帆風順了。

 而我們男人,卻要累死累活的為事業,為前途,為生計而奔波。

 此時,安兒醒來,奇怪地問:“咦,蘇師爺呢?”

 石天雨嘻嘻一笑,說道:“蘇師爺說您們二人睡得香,不想打擾您們,還說明天歇息一天。”

 安兒的嘴巴豈會讓人?

 反而斥責石天雨,說道:“都怪您,問那些無聊的問題。”

 石天雨一笑,不與之鬥嘴,轉身離開張府,回客棧吃飯,上樓好好睡了一覺。

 傍晚時分,石天雨醒來,沐浴更衣,走出客棧,四處逛蕩。

 哈哈哈哈!

 路過“臨湖”客棧時,忽然裡面傳來一陣笑聲。

 這聲音有些熟悉呀!

 石天雨感覺有些奇怪,便透過窗口往裡面望去。

 但見成正福等人在喝酒吃肉猜拳。

 石天雨不僅看到了成正福,還看到了那個之前想撞自己跌入西湖裡的“玉面判官”文水山,不由在心裡暗自嘀咕:成正福?文水山?竟然讓少爺遇上了,這回不宰了你們?

 上天真是有眼啊!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石天雨雙掌一錯,就要衝進店裡,拿成正福開刀,但轉念又想:這裡可是杭城,我此時進店殺人,必定驚動官府,可能還會連累同知張海,還會影響我未來考取功名。

 我不如偷偷跟著成正福,且看他住在哪裡?

 只要成正福落單,我總有機會擒拿他,拷問他。

 然後,就到游龍幫的總舵提錢去。

 今夜,不賺三五百萬兩銀子,少爺就不是人。

 哼!

 此時正是晚飯時候,街上沒多少路人。

 石天雨趁無人注意,縱身一躍,飛上屋頂,緊盯店門。

 幾柱香功夫過去。

 成正福等人有些醉意,均是搖搖晃晃走出店門。

 他們一起並肩而走。

 石天雨急急飛掠一排排屋頂,仗著輕功絕妙,一路緊跟。

 但見他們出城後才分頭而走。

 成正福領著幾個手下,走向西湖邊。

 文水山領人走到不遠處,打個口嘯。

 不遠處,樹影下,有人牽來幾匹馬。

 他們一夥人上馬,策馬朝西方向而去。

 石天雨施展飛絮輕煙功,緊緊地跟著成正福,心道:我要進京捐銀弄個監生,還需要很多銀子,得從游龍幫總舵弄些銀子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