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劍 作品

44.拋磚引玉

那些江湖中人聽到消息,懵了一會之後,便各自聯絡三山五寨之人。

然後,他們相商後,又分別奔赴神劍山莊和龍泉山莊,分別向秦志光和梅仲秋、華天剛稟報情況,稱“曹景舟”出在濟南府一帶出現了。

~~

天降石天雨,瑞雪兆豐年。

濟南大明湖,飄來曹景舟。

百姓錢兜滿,幸福過大年。

~~

也不知道是誰這麼有才,還作了一首打油詩。

這打油詩寫的不怎麼樣,但是通俗易懂。

頓時,“石天雨”、“曹景舟”兩個名字,轟動江湖,轟動武林。

無數武林中人隨即奔波奔走於濟南府一帶。

他們或是想見上曹景舟一面,或是想抓捕曹景舟。

田爾耕、許顯純也率領錦衣衛,風馳電掣的趕往濟南府,查探石天雨的下落。

~~

濟南府領四州共二十六縣。

其地域之廣,空前絕後。

它所轄州為泰安、德州、武定、濱州。

歷城因其是濟南首府優勢,享有主管山東鹽場的特權。

漢以來,朝廷就實行鹽鐵專營。

榷鹽是朝廷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主管鹽務的山東都指揮使司就設在濟南。

其下設膠萊、濱樂兩處分司,並在城北的濼口鎮設立驗批所。

小清河上中游以及大清河中下游的各州縣歸屬濟南府,保證了鹽運的暢通和河流的維護。

此外,泰安州和萊蕪兩地的榷鹽每年稅收也高達二三十萬兩白銀之多。

~~

歷城是濟南首府,是府衙公署的聚集之地。

也是德王府建府之所,擁有大量的官僚軍隊。

他們是歷城消費群體的主力。

歷城的商業區域在大明湖一帶。

這裡景色秀麗,會聚了大量的文人墨客。

書籍、碑帖、古玩字畫的店鋪鱗次櫛比,各類商行也比比皆是。

其棉紡織業發達,品種繁多,質量上乘。

濟南府非常繁榮與昌盛。

其周邊地區也形成了大量的鄉鎮。

大小清河穿過濼口鎮。

這大小清河還是濟南府內的主要河流,承擔著濟南府區域內的水運任務。

濼口成為濟南府最為重要的水路碼頭,商業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