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面多肉 作品

第135章 捐出所有財產背後的真實目的,古人見識慈善的奧秘

 “越捐款越富有?天底下竟然有這種名利雙收的好事?” 

 “做善事能夠變富有?” 

 “難道是善心感動了菩薩,保佑這大善人年年發財?” 

 在眾人的疑問時,天幕中視頻開始播放: 

 “在美麗堅,幾乎每一個身家上億的大富豪都有一個屬於自己或者自己名下公司的慈善基金會” 

 “每年都有價值成千上萬的慈善物資從美麗堅被運往全世界” 

 “單憑這一點來看,美麗堅似乎已經成為全世界最有愛、友善的國家。” 

 “但令人驚訝和不解的是,儘管每年都有著巨量的慈善支出與捐款” 

 “美麗堅的窮人的數量卻是有增不減。” 

 “因為有慈善光環的籠罩,人們往往忽略了那些符號們隱藏在偽善面具下的真實的罪惡。” 

 “畢竟,誰也無法指責一個熱衷於慈善的‘大善人’。” 

 大清位面 

 和珅看著天幕中的內容心疼的說道: 

 “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麼送給窮人?” 

 “這不是造孽嘛,” 

 “更何況誰都知道,朝廷一味賑災只會養懶漢,如果以工代賑則效果好的多” 

 “這美麗堅堂堂大國,這點道理都不懂嗎?” 

 隨即他念頭轉動,想到了什麼, 

 “這殺頭的買賣有人做,唯獨賠錢的買賣沒人做。” 

 “若是這麼多富豪都這麼做的話,莫非裡面有什麼貓膩?”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為什麼這麼多人做慈善,卻無法對美麗堅的社會現狀有所改善呢?” 

 “因為他們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幫助窮人。” 

 “其實很多國家早就意識到,貧富差異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早在19世紀,代英通過工業革命崛起之後,就出現了所謂的‘慈善機構’” 

 “但當時的慈善機構,大多需要朝廷的撥款來維持運營。” 

 “每多收留一個窮苦人,這些慈善機構就能多拿到一份資金,” 

 “因為自身運營艱難,當時的所謂慈善機構是根本不會養‘閒人’的。” 

 “即使是孤兒院中的孤兒,也必須在白天的時候出去工作,在完成了一天的辛苦工作以後” 

 “他們才能在回到孤兒院後飽餐一頓。”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當時的社會上充斥著功利自私的氛圍,彷彿要把一切都利用到極致” 

 “資本家們試圖將所有的東西都變成資產,榨取最多的剩餘價值。” 

 “在那個時代,甚至監獄裡的死囚都無法逃脫資本的榨取。” 

 大明位面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 

 “朝廷撥款的慈善機構裡,孤兒居然要用勞作來換吃的?” 

 “這和學徒工有什麼區別?” 

 “難道有人中飽私囊,貪墨了朝廷的銀子?” 

 還有這牢裡的死囚居然也要盤剝? 

 他開口問道:“毛驤,這牢裡的犯人如果放出來勞作你覺得能行嗎?” 

 這位錦衣衛大統領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開口說道: 

 “陛下,這詔獄之中,過半是窮兇極惡之輩,若是放出來,需要好幾倍的人力看守。” 

 “莫說是勞作了,萬一丟了一個,臣這腦袋不就跟著丟了?陛下三思啊。” 

 朱元璋點了點頭說道:“咱想也是,只是不知道後世是怎麼個辦法,竟然連死囚也拉去勞作了。” 

 天幕中視頻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