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面多肉 作品

第129章 大蕭條:寧可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願意送給貧民

 在天幕下眾人的一片疑問之中,視頻開始播放 

 “萬惡的資本家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寧可把成噸的牛奶倒進河裡,也不願意送給貧民,” 

 “相信很多人都能回憶起這句出自中學課本的名言。” 

 “但是這並不是一句誇張的形容,” 

 “而是真實發生在上個世紀30年代美麗堅的真實事件。” 

 大唐位面 

 李世民皺著眉頭, 

 “這資本家是什麼人?” 

 “牛奶雖然不是糧食,卻是可以用來果腹的東西。” 

 “居然就這麼白白浪費了?” 

 “彼時的朝廷難道就這樣聽之任之?”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上個世紀初,美麗堅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 

 “但是不同於那些已經被禍害的滿目瘡痍的歐陸盟友。” 

 “孤懸海外的地理優勢讓它很遺憾的沒有遭受到任何戰火的洗禮。” 

 “幾年的戰爭下來,最安全的美麗堅成為了協約國最大的後勤基地,幾乎承包了所有的訂單。” 

 “為半個世界的國家生產他們需要的一切東西。” 

 “沒有歐陸了上那些老牌工業國家搶生意,源源不斷的訂單讓美麗堅賺了個盆滿缽滿。” 

 “使得美麗堅迅速的從一個二流國家迅速發展為了資本主義中的佼佼者。” 

 “成為了第一代‘世界工廠’。” 

 “再加上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加深,全世界的錢都在流向美麗堅。” 

 “巨大的繁榮給美麗堅從上到下帶來了巨大的刺激。” 

 “新鮮的技術,新鮮的產品,世界各地各種的奇妙玩意,無不刺激著美麗堅人那日漸豐盈的錢包。” 

 “而人們的消費理念很快就從‘圖個新鮮’轉變為相互競爭和攀比。” 

 “就算是昂貴卻沒有太多實際價值的奢侈品。” 

 “購買者也是絡繹不絕。” 

 “美利堅人的錢包一下子就癟了下去,可是購買卻不能停。” 

 “那麼他們的錢要從哪裡來?” 

 “很簡單,貸款!” 

 “整個美麗堅都變成了借貸的天堂,誰都離不開貸款,誰都在借錢。” 

 天幕之下眾人的思維漸漸開始糊塗,所有人都在借錢?那向誰借呢?錢又從何而來? 

 “而人們越是深度參與貸款活動。” 

 “他們對於財產的認知就越發的扭曲。” 

 “辛苦的工作沒有出路,借錢投資才是王道。” 

 “於是,農民開始借錢擴大農場,市民借錢購買股票。” 

 “至於還貸的問題,則不在大家的考慮範圍之內。” 

 “舊債還不上可以借新債。” 

 大明位面 

 朱棣已經被後世這種超前消費的金融觀念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了。 

 “借新還舊?豈不是寅吃卯糧?” 

 “如此循環往復,豈不是越欠越多?” 

 “若真的不考慮償還,豈不是債主遭殃了?” 

 “就是不知這美麗堅的債主究竟是誰。”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工廠裡的每一臺機器,商場裡的每一件商品的背後都揹負著相應的貸款。” 

 “短時間內,貸款的確增加了民眾的購買力,” 

 “這也不斷刺激企業大量生產商品,並且相應的抬高了公司的股價” 

 “隨著股價的升高,民眾又擁有了更多紙面上的財富,進而能夠貸更多的錢。” 

 “此刻的美麗堅形勢一片大好,” 

 “股價高歌猛進,商品堆積如山,當時的美麗堅總統胡佛甚至放出豪言:” 

 “很快富強的美麗堅就能擺脫平民窟了。我們美麗堅很強!” 

 “這份繁榮彷彿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人們也希望他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