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免死金牌死得快!

 天幕中視頻開始播放 

 大殿之上,一個黑臉漢子,對著滿朝文武開口說道: 

 “這鐵劵上嵌著咱的恩旨,以後你們無論犯了什麼樣的罪過,” 

 “公爵可免死三次,其子孫免死兩次,侯爵免死兩次,其子孫免死一次。” 

 “但咱希望,這鐵券上的免死之恩,你們一次也用不上。” 

 大明位面 

 朱元璋看著天幕中那個頗具豪氣的漢子,臉上的笑意漸漸擴大了開來。 

 自從上次看過此人演繹的祭天大典便知道,這時後世對自己的事蹟的再現,就和那戲文裡的角兒一樣。 

 而這事情正是自個兒登基後大封百官,賜予丹書鐵券的事情,喜事啊。 

 而朝堂下的一眾武將也是喜上眉梢,後世竟然也知道自己加官進爵的事情, 

 自己這算不算流芳百世?喜事啊! 

 朝堂上只有徐達略微皺了皺眉頭,自己這角兒怎麼看上去不夠威武霸氣,還有點傻乎乎的? 

 不過那都是小事,能夠青史留名,自己和兒孫也能免死,豈不是說榮華富貴都穩了? 

 喜事,都喜事!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世民看著天幕中的內容不由得感嘆, 

 “後世居然也學著發丹書鐵券?這的確是個籠絡群臣的好手段。” 

 “只是這免死次數是不是太吝嗇了點?” 

 畢竟在大唐,丹書鐵券免死個十次都是正常的。 

 大秦位面 

 始皇帝看著天幕眉頭皺了皺 

 “丹書鐵券?無論何種罪責免死?如此一來豈不是縱容別人犯錯?” 

 “若國家律法如果不能制裁,則威信何在?” 

 “豈不是和皇帝一樣了?” 

 深受法家思想影響的始皇帝,似乎難以接受這種賞賜方法。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從南北朝開始,皇帝賞賜給大臣的丹書鐵券或者說金書鐵券給了持有人免死或者免罪的特權。” 

 “從那時候起就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免死金牌了。” 

 “那麼歷史上的免死金牌真的免死嗎?” 

 “有歷史學家在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統計之後發現” 

 “免死金牌在大多數時候非但不免死,還“招死”是名副其實的一道催命符。” 

 “誰有了它,誰的下場就會無比的悽慘,賠上三族都是算好的了。” 

 “丹書鐵券的發明者漢高祖劉邦,封了八個異姓王,有六個直接或者間接的死在了他的手上。” 

 “而這已經算是存活率高的了” 

 “洪武大帝朱元璋和劉邦一樣,白手起家,從一個碗開局最終當上了皇帝。” 

 “一大票的兄弟好友天下英豪給他賣過命,甚至救過老朱的命。” 

 “事成之後,老朱為了大家共享榮華富貴,還特意給一眾功臣發放了丹書鐵券。” 

 “洪武三年,朱元璋新封六位公爵,二十八位侯爵,並給每人發了這所謂的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