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號小刀 作品

第127章 赤身入大赤天,玄門太清徒

玄妙之門。

 

彷彿神遊星空,流淌在星河之間,來到了天之邊,另一層天觸手可及。

 

萬千星河烘托著張百仁,億萬星辰圍繞著他的周身。

 

卻見張百仁伸手觸摸著虛空,一層薄薄膜阻礙著張百仁的手。

 

觸碰這層虛空之膜的張百仁,卻沒有強硬地突破。

 

因為他發現這層虛空之膜並非有形之物。

 

無形虛空之念。

 

阻礙他的並非物質,也不存在任何物質上的阻攔。

 

而是知障。

 

認知之障,知識之障。

 

就像是修行上的境界般。

 

體悟這層虛無之膜,靈感滲透虛空,萬千信息匯聚於心田之間。

 

關於這層特殊存在,作為玄門之門背後的第一層,張百仁才發現自己對它的認知其實很少。

 

觸及虛空之膜,以無形之念,感悟認知之障,彷彿一條路出現在張百仁的眼前。

 

沿途走在這條路,回看自己以往種種,才發現自己存在的缺憾。

 

認知缺點。

 

才是最大的收穫。

 

往常對《道德經》以及諸般經典的認知,不斷地在腦海中徘徊。

 

吾日三省吾身。

 

種種道和理不斷地在腦海之中交織。

 

一一印證自身的缺憾,從群書之中尋找道與義,幡然而醒悟。

 

腦海不斷地運轉,參悟著各種道經。

 

除了《道德經》《黃庭經》之外,還有各種道家、佛家、儒家等等百家經義。

 

到了張百仁這一階段,他的認知已經得到提升。

 

華夏古文化其實根源是相同的。

 

尤其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上,各家思想出奇吻合。

 

追溯源頭,可以找到《易經》的影子。

 

從易經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

 

更不論易經對儒家的影響。

 

有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

 

張百仁也只能看到普通版本的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