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東西暫時買完,幾人慢慢閒逛,還盤算著要不要添點兒其他。




走著走著,忽然就跟秦竹來了個面對面的偶遇。




小哥兒白生生的,也穿得好,小臉被一簇簇絨毛圍住更像剛出鍋的湯圓兒。長輩看了都稀罕。




秦竹上來先乖巧叫兩個長輩,然後就拉上陶青魚跟他一起。




陶青魚本來也沒事兒,所以直接跟他小爹爹分開,隨著秦竹一起。




“你一個人上縣裡來做什麼?”




“玩兒啊。”




“找周令宜?找他可別拉著我。”




“哪裡!我想置辦些衣服過年穿。我去找你的時候陶奶奶說你不在,結果這會兒在縣裡遇到了。”




“行吧。”




*




陶家。




早飯過後,陶家三兄弟加上一個陶青書拿上柴刀,帶上繩子就上山了。




近處的山是私山,裡面的一應東西都不能拿。要砍柴得一直爬山往裡走。約莫小一個時辰,走到那種藤蔓遍佈,無人打理的深山林子,就是公山了。




上一趟山麻煩,所以一次砍得越多越好。




三個成年人到了地方後各自分開,陶青書則跟著他爹走。




不一會兒,找定了枯萎的樹,砰砰砰的砍樹聲像打梆子似的,拉長了聲音在林間環繞。




砍柴是個體力活,從進山忙到中午,各自將揣在懷裡的幹餅子或是炒米拿出來墊墊肚子。




這些吃著噎人,但管飽。邊吃邊往嘴裡灌水,不多時就飽了。




吃完休息一會兒,抬頭看看樹縫裡透下來的陽光。天不早了,又爬起來繼續找了樹砍。




一通忙活到下午,將砍倒的樹杈弄成一截一截的,十幾根一堆。砍完之後將其收攏,底下放上繩子,再捆紮嚴實。




來一趟不容易,兄弟幾個都是鉚足勁兒地砍。




到了差不多該回去的時候,陶大郎衝著林子裡一喊。不多時,人就聚攏了過來。




陶大郎將百斤重的




木柴往肩膀上一扛,人被壓得瞬間矮了下去。




“我走前頭,三兒押後。老二跟青書照舊走中間。”




“欸。”砍了一天的柴,都累了,應的聲兒都小了。




陶大郎走之前看了一眼陶興隆肩上的木柴,跟他們的差不多。但老二身體自幼就不行,他猶豫道:“老二能行不,要不分出來點兒。”




“能行,哥快走吧。”




陶興隆鼻尖冒汗。




他體格弱,在酒樓也不常做重活兒。但一點柴他還是可以。




“不行就說。”




“知道了。”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尤其是肩上還扛著這麼多又重又擋眼睛的木柴。




陶大郎性子穩,走路一步一腳踩實了才往下走。後頭的人只要跟著他的步子就不會錯。




前面還好,走到後半段時,幾人都累得如牛一般喘粗氣。話都說不出來了。




這還是走一段歇一段。




又是一個下坡,樹林倒是少了,但亂石頭多。




陶大郎重新扛起木柴起身。




“走穩了啊。”




話剛落,後頭陶興隆因為扛了太久又是一路下山,剛將木柴扛起來走了一步腿上驟軟。




腳下趕緊踩著坡上,哪料那只是石頭上覆蓋的一層薄薄的青苔。




他驚叫一聲。




上頭重,下頭輕,人直接往坡下滾去。




陶大郎聽到聲音轉頭時,原地抓住已經來不及。




下面可是石頭,摔下去不得了。他丟了木柴抓人,卻被那衝力直接帶得一同滾下坡。




“爹!大伯!”




“大哥!二哥!”




後頭兩人扔下柴追去,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人往下滾。




這是個大斜坡,沒多少植物,兩人下滾的速度極快。混亂之際陶大郎想抓個東西都沒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