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土地拋荒

 如此敷衍,換做旁人吳越會以為是不恭敬,但在段曉棠那兒——大概也和恭敬差得極遠。 

 吳越繼續講話題進行下去,“等我們回行營,他們差不多該到了。” 

 段曉棠:“哦!” 

 吳越:“能換個回答嗎?” 

 段曉棠:“吏部不配合工作,來者不善,想好怎麼對付了嗎?” 

 兩邊隔空比劃過兩招,若真是善意,就不會把範成明派去了。 

 吳越頗有幾分無賴像,“範二不是去了嗎,先探探底。” 

 順我者昌逆我者倒大黴。 

 吳越給段曉棠打預防針,若是驚喜能多高興兩日,若是驚嚇,就做好心理準備,想想怎麼狡辯推卸責任。 

 旁人若知曉祝明月千里迢迢來探親,只會以為兒女情長,誰知道她是為殺俘一事來的呢。 

 段曉棠回程路上一直在想,如何同祝明月交待,意外或者像武俊江一樣腦子一熱,似乎是最好的解釋。 

 朝著行營進發的杜喬並不知道,皇帝地圖平亂,將三郡改州,捎帶手將旁邊的河東一分為三,平白多出兩位地方要員和幾十個幕佐空缺。 

 畢竟他們離京前吏部頭等大事是湊出文城等縣的官吏。 

 就算知道也無法,多出來的官位不是他能夠得上的。 

 最近幾十年州改郡、郡改州是常事,沿革混亂,所有人都習慣了。說一個地名都知道它的歷史淵源。 

 比如家鄉濟州,屬於古兗州。春秋分屬齊衛晉,戰國則歸趙魏,秦時叫東郡,兩漢時期境內幾縣分割更加零碎,兗州東郡、冀州魏郡、青州平原郡、司州陽平郡、兗州濟北國…… 

 後來時局混亂,幾易其主,別說名字,連國朝都換過好幾輪。 

 隊伍進入汾陰境內,一下感覺到肅殺之氣。 

 汾陰乃是河東北門戶,亦受亂軍波及,城池野道荒涼無比。 

 午間休息隨之取消,抓緊時間趕路,必須在夜晚來臨前趕到安全的城池內。 

 範成明帶來的二百兵馬散逸四周查探情況,雖然露頭出格的土匪豪強都被吳越掃平,但萬一有漏網之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