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遠方書信

 賊軍好剿不好滅,無論幷州大營還是絳郡反賊,都有意向西“發展”。

 於幷州大營而言,反賊若被打散向西,遠離幷州大營的管轄範圍,頭上的責任可以甩開。

 對反賊而言,北有幷州大營,南有兩都精兵,能發展的方向只有東西。

 東面富庶,地方實力強。西面稍顯貧瘠,但無論朝廷還是士族勢力都沒有完全鋪陳開,有空子可鑽。

 人皆嚮往富貴繁華,但東邊的骨頭難啃,外部有幷州大營的壓力,說不定真的只能往西逃。

 段曉棠在腦海中覆盤李君璞的路線圖,他一路前行,實際是遊走在長城和絳郡反賊勢力的中間地帶,難道發現反賊意圖向西的蛛絲馬跡?

 段曉棠手指摩挲著信件末尾的日期,已經半個多月。他們現在得到的消息,幷州大營毫無動靜,是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是引而不發?

 李君璞離京前只知段曉棠將要平定民亂,具體何處並不知曉,畢竟天底下亂的地方那麼多。

 是他中途和李君璠通信知道了,猜到了,亦或只是隨口在信中提及?

 南衙諸衛在皇帝眼皮底下,少有能吃空餉的機會,加之戍衛地點的特殊,軍士主要從良家子中招納。

 降兵至少要在軍中觀察數月,確認沒有危險才敢帶回去。不可能像地方大營一般,不管好的壞的,直接往自家劃拉!

 地方軍急於擴充實力,通常都與“不臣之心”掛鉤,但幷州大營此刻的情形,似乎並不相干。

 另有一種可能幷州大營兵員缺省嚴重,只能從其他地方找補。

 最普遍的情況是吃空餉,或者因為某些原因,軍士死傷過多卻並沒有往上報,瞞了下來。

 後續朝廷和地方再補新兵,自然補不到位。

 大軍虛實,外人很難看清。尤其幷州軍並非全部駐防一地,更難摸清。

 白家和幷州有些關聯,但白湛白秀然哪可能知道。白雋就算知曉一二,也不可能把這種要命的事往外說。

 所以祝明月補充的內容,只有朝廷前三年幷州大營的各種官方統計,軍士人數,朝廷下發的各種軍械,以及經歷的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