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上有所好

 段曉棠:“那個被強搶入府的女子呢?”

 不願稱之為妾,早先能鬧出來,可見她和家中,都是不願意的。

 但世事奇詭,有些人解決不了問題,可以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解決不了武俊江,可以解決引起所有問題的“紅顏禍水”,或者說洩憤。

 範成明:“應將軍出面,贈她錢帛,放她歸家。”

 “然後把應嘉德拎去祠堂行家法,親自帶著禮物去竇家賠罪,請求婚事繼續。”武將之家的教導辦法,一頓不行,就兩頓。

 段曉棠:“竇家同意?”

 範成明:“老夫人又鬧絕食了!”喜聞樂見的結局。

 應嘉德這個名字,取得名不副實。

 段曉棠回家同家人分享八卦,“武將軍捲了鋪蓋,打算長住營中。”避避風頭。

 想想家中許多親戚,不管站誰,一人一句,都夠他受的了。

 趙瓔珞:“常人都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若是外人做的,說不定早打上門去。”

 “偏偏是親舅舅,另一邊的岳母是堂姨母。”同時得罪兩個親戚。

 以趙瓔珞的人生經歷,她只會覺得,有些親事,早散早好。

 武俊江功德無量。

 段曉棠:“竇家心疼女兒。”應家不是通情理的,應嘉德更不是良人。

 祝明月:“哪有那麼簡單。”

 林婉婉:“不就是親戚間鬧矛盾麼?”

 祝明月循循善誘,“武俊江原先不知道的,對吧?”

 段曉棠:“嗯。”

 祝明月:“那他為什麼要氣沖沖去應家呢?”

 豎起一根手指,“因為第一,這件事的確做的不對;”

 豎起第二根手指,“第二,事情鬧到吳七跟前,照他以往表現出來的行事作風,不喜歡這種行為,連帶可能影響對舅舅兼舉薦人武俊江的觀感。”

 不管吳越是不是真的認同,但他年輕新上位,必然要拿出與吳嶺不同的東西。

 吳越選擇的第一條道路已然顯現,嚴明軍紀。

 段曉棠點點頭:“有可能。”

 祝明月:“武俊江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去應家把道理講開,給應嘉德一個教訓,長個記性,態度擺出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