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嘎嘎亂殺

 範成達和李君玘兩人,成長經歷、愛好、性情截然不同。但並肩作戰,也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尤其周邊一圈蠢貨,只有他們兩個人才能說得上幾句話時。

 範成達真的沒想到,領兵卓絕的李君玘,會輕易折在戰場上。非得去親自見一見他的棺木才死心!

 孫文宴連著幾日來三衛大營,這會正坐在帥帳內,和吳越面面相覷,默默無言。

 行軍路上,孫文宴算是看出來了。吳越惜命得緊,若請他過營,必然要攜帶大批護衛,不如自己過來便利。

 打仗一時爽,但戰後的戰報戰功可就麻腦瓜。

 聯軍攻戰時,不只配合策應,甚至可能完全混為一體同進同退,內部只看兵種,不分來自長安還是江南。

 但輪到敘功請功的時候,麻煩了!

 例如甲將軍出身江南大營,但跟隨他執行任務的多是兩衛的兵馬;

 或者乙校尉來自兩衛大營,指揮的卻是江南大營的步兵。

 這不像去年關中剿匪時,幾個人一聚頭,你吃點虧下回補償回來便是。

 涉及到兩座大營,不同的將官,如山如海的軍功。

 如果說據實以報,我說我的人先登,你說你的人先進城,聽起來都沒錯。

 但拿到朝堂上論功該如何論,兵部和御史臺挑起刺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論理說大家都是忠於皇帝的,但吳越代表的是南衙,孫文宴身後有江南大營,有些利益寸步不能讓。

 所以在呈上之前,他們私底下必須對好口供答案,分好豬肉。

 孫文宴好歹有親兒子孫安世搭手,雖然之前在胡寧一事上處置糊塗,但這時候能用則用。

 至於牢裡的孫安軒,全當沒生過。

 吳越無奈,只能把呂元正俞懷光拉來參謀,三對二,孫文宴再將周陽夏叫來平衡。

 論理吳越段曉棠範成明不管私底下有多少矛盾,但對外都是一致的。

 段曉棠追求公平,範成明思路跳脫,加之人年輕未必熟諳軍中規則和朝堂規矩。

 和孫文宴這樣老狐狸扳手腕,到底火候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