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春日榆錢

 前提是織機紡機能順利研發出來,若不成,往後也能回恆榮祥。

 大吳城鄉差異不大,倒不會生出在鄉下幹活低人一等的想法。

 或者還對外部環境有疑慮,作坊也擔心她們在外頭出事,平時全擠在作坊裡幹活,一個月也就一兩日假能出去透透氣。

 安定是安定,到底行動受限,不似鄉下天地寬廣。

 陳娘子來過田莊,祝三清楚情況,也來當說客,簡單將四野莊的情況道出。

 “工坊劃分到一處,水岸有限,恆榮祥和五穀豆坊的器械全在一起。”

 祝三和何春梅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是恆榮祥的人把河邊工坊管事的位置拿下來,能安排更多的紡線機,放開一點產能限制。

 曾秋娘也可以去,但她識字不多,天生一重劣勢。只能和周木匠齊力開發新式水力紡線機,但管理一個龐大的工坊,力有不逮。

 於何春梅而言,程珍玉在恆榮祥只能當個小頭目,但去四野莊,說不定能做大管事。再不濟也能回來,是一條退路。

 等程珍玉和幾個同伴收拾好行李包袱,坐著牛車到四野莊報到後,聽完祝明月的安排後,恍然發覺一件事。

 從跨進四野莊的大門後,她的工作關係發生變更。

 不再是恆榮祥的毛衣工,而是四野莊的工人。兩家的關係是平等的,加工也涉及到錢帛往來。

 就像祝三住在五穀豆坊,但在恆榮祥幹活,從始至終考慮的是恆榮祥的利益。

 劉梅花見著眼前的山水天地,倒是興奮,“我們可以種地,也能去恆榮祥接兼職毛衣工的活計。”

 可惜納鞋底縫襪子之類的快活,時效性強,她們在城外消息不靈通,未必能接到。

 程珍玉萬萬沒想到,在四野莊能遇上熟人。鄧秀娟帶她去五穀豆坊買豆渣時,遇見的秦嫂子。

 秦嫂子滿面笑容招呼兩人,“進來吧!”指著牆角的兩個袋子道:“一個麥面一個麩。五十斤麥子出了三十五斤面。這水碓水磨就是好,不似從前那般累人。”

 秦嫂子的同事笑道:“累的都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