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寢室故事

 鄧秀娟:“後院的王管事又同誰一夥?”一個只知道悶頭幹活的人,沒點靠山怎麼立得住。

 “這可就不清楚了。”周圍人齊齊搖頭,王還和誰都淡淡的,唯獨和徐達勝話多一點,但那是他上級。

 鄧秀娟嘴上說著話,手上的活計卻沒有耽擱,最後一針收完。站起來,將衣裳整個抖開,招呼道:“費了八九日,你們幫我看看。”

 其他人連忙伸手,上下摸摸,給予肯定,“織得不錯,五十文到手了。”

 “若是開衫,訂上釦子,還能多上十文。”

 鄧秀娟坐下來,“我離織開衫還遠呢。”兩邊衣襟要對齊,若是交領更麻煩,通常都是那些繡娘出身的女工來做。

 錢帛動人心,程珍玉趁人不注意,也往上摸一摸。“羊絨衣,只要五十文?”比布衣貴不了多少。

 鄧秀娟哈哈一笑,“五十文是我們的工錢,真要照這個價錢賣,東家得把整座作坊賠進去。羊絨衣和羊毛衣不同,富貴人家才能穿得上。”

 程珍玉默默計算一番,八九日就有五十文,一個月下來少說一百五十文,再加上底薪,便有二百多文。

 鄧秀娟慢慢同程珍玉說道計件規則,“你剛開始學,織些襪子手套耳帽之類的小物件,那種工錢低,只一兩文。”

 手往角落裡一指,“那是何管事的兩個女兒,她倆年紀小,就常織襪子。”

 程珍玉:“作坊收小孩子?”

 鄧秀娟:“她們娘三一開始跟著祝娘子,特意給的恩典。別人家的孩子進不來,只能在外頭做兼職毛衣工。”

 繼續說道:“等你手藝好些,就能織毛衣。背心馬甲十文,簡單的毛衣二十文。手藝再熟練些,就和我一樣織羊絨衣,一件至少五十文。工錢比外頭少些,但我們有底薪還管吃喝。”

 程珍玉:“我看羊絨衣只比羊毛衣細膩些。”工錢翻了至少一番,更別提賣價。

 鄧秀娟:“羊絨線得用最細的棒針來織不可,要求織得仔細,中間不能漏針。哪像羊毛衣,本身線就粗,還能用粗針織,一上午打出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