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婚書對應

 三人被幾十年的和平生活嬌慣得受不了一丁點氣,還是說自幼的歷史素養讓她們不自覺地站在更冷靜的角度看著古代帝王行使權力,只顧自己享受和帝王尊嚴,升斗小民的喜樂哀樂原就不在他的考慮之中。

 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此下去,遲早有一天翻船。

 很久之後段曉棠才明白這時想的還是太簡單,長安城的天空並不算大,困住了她們的視野。人間一等一的富貴錦繡地,在這裡受的一丁點委屈根本不算委屈,真正應該去看看往東往西,往南往北的地方。

 自陳勝吳廣在大澤鄉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亦或是再往前推從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算起,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便富有反抗精神,從不信天命,而是信自己是頭腦和雙手。

 同時他們也是最溫馴的,只要能活下去,就會長久的忍耐。

 杜喬看著段曉棠問完後怔愣著不說話,問道:“曉棠,她怎麼了?”

 祝明月如何不知道段曉棠在想什麼,自己對此都不看好,何況以段曉棠的家教更不可能忍受。此時的沉默不過是思考是做英雄還是狗熊而已。“想酒樓作坊醫館開業會不會受影響。”

 段曉棠醒過神來,“正常開業?”

 祝明月烘紙的手一頓,“緩幾天。”

 林婉婉:“不是算好日子了麼?”

 祝明月無所謂:“再花錢找那瞎子改句話的事。”待緩過這一陣風波再說。

 都說商人迷信,但祝明月表現得似乎特別理性。春風得意樓非要算個良辰吉日無非是尊重傳統,合夥人和酒樓上上下下的掌櫃小二信。換做全權屬於自己的作坊和醫館開業手續就簡便得多了。

 杜喬:“你們留在長安?”

 戚蘭娘趙瓔珞心中一緊,如果祝明月她們走的話,自己該何去何從?家鄉無處存身,好不容易在長安安頓下來,又要開始漂泊麼。

 杜喬本身就是從地方上來的,轉眼便想通其中關節,地方士族官員的做派如何不知。不待幾人開口,只說著:“長安果然是最適合你們的地方,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去東都洛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