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籌謀退婚(3)

 杜喬帶著段曉棠“藏頭露尾”走到褚家附近。

 段曉棠:“杜先生,不用做的那麼猥瑣,大方一點,我們只是單純的路過。”

 杜喬平生頭一次被人說“猥瑣”,氣不打一處來,我這樣是為了誰?

 段曉棠:“想象一下,我們是過路的學子,你呢正在思考一句詩的出處,作為同伴的我愚鈍想不出來。於是我們站在路邊討論起來,位置恰好是褚家斜對面而已。”

 段曉棠連具體情景都描畫好了,杜喬依樣照做,心裡壓力頓時下去。

 兩人中間隔著兩步遠,正好符合學子間交際的距離。段曉棠壓低聲音,“褚傢什麼來路營生,怎麼會和家在河北的趙瓔珞結親?”

 杜喬只能回答第一個問題,“聽說是北地富戶,遷來長安居住,靠佃租生活。”第二個問題估計只有趙瓔珞清楚。

 段曉棠抱著胳膊思考,這個答案可供商榷的地方太多了。

 北邊富戶有多富,在長安不經商不做官,沒有正經職業一待小十年?

 “這房子是褚家自己的還是租的,褚生平日消費情況如何?”

 杜喬與褚生不過點頭之交,如何能清楚他的家底。“不大清楚,花銷應是尋常。”沒聽說他一擲千金或者摳唆的傳聞。

 換做祝明月在此非得給杜喬貼上一個標籤——沒用的男人。

 段曉棠寬容多了,“比如他平日出門穿什麼材質的衣裳,用什麼筆墨,出去吃喝一般去哪種檔次的食肆?”又怕杜喬說的太清楚,舉出一堆綢緞筆墨牌子,反倒分辨不出。“和你比?”杜喬手上應該是有些財物的,但年幼失父少年當家深知錢財不易,在維持體面的基礎上節儉。

 杜喬肯定道:“比我好些。”

 也就是說褚生的家財並不出挑,“他才學……”有人經過,段曉棠立刻改口,“我真的不記得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出處在哪裡,或許是某本蒙童啟蒙書籍吧。”

 人一離開,“姓褚的學問怎麼樣?”

 杜喬終於適應“探子”的身份,“一般。”從一州學子中千軍萬馬殺出來的舉進士,杜喬有資格點評褚生的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