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酒樓盤帳

 “時至今日還沒倒閉,全靠地段。”祝明月早已得出結論。十字路口,收四方雜氣,上佳的風水。

 曾經起意做餐飲時,祝明月在飯點時坐在附近的小攤上,估算各家酒樓的客流量,甚至在其中幾家花錢點菜嘗過味道。

 而眼前的華天樓位置最好客流量最低,客人用腳投票實至名歸,連給它花錢的興趣都沒有。

 到了酒樓二樓包間,白秀然不待夥計報菜名,直接道:“來壺飲子,上幾個你們這裡的招牌菜。”

 “不要扶芳飲。”長安百姓春天盛行喝扶芳飲,但林婉婉對它的微苦味道敬謝不敏。

 “你一個大夫天天給人開藥,還怕苦。”段曉棠抬眸說道。

 “良藥苦口,再說這是飲子又不是藥。”林婉婉不落下風,藥是特殊的,不管來源多噁心,味道多反胃,藥性有多毒,只要有益身體,都是好藥,世人待其都會很寬容。

 祝明月手指摩挲著桌面,一時認不出是何種木頭,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心中隱隱有個主意,“餐飲業最大頭的成本是食材,兩至三成,其次是租金,控制在二成五以下為佳。其他人工、裝修傢俱折舊等等扣除後,利潤通常只有一成。”

 白秀然:“一成?”這麼低的利潤不如轉行吧。

 “剛剛說的是行業通行情況,但各家店重點不同。”祝明月儘量讓聲音聽來和緩,“比如華天樓,地和房子自有,加上地段,如果折算租金更高。按照現行的記賬辦法,不會把裝修和傢俱折舊計入,也就是說你最後看到的總賬,利潤至少在五成以上。”如果不到五成,肯定有問題。

 白秀然一時想不起昨天的賬本上記的數字是多少,有五成麼?

 祝明月將目光所及的幾家酒樓一一指給白秀然看,並分析其特點,“長興樓主打山珍海味,食材成本高,人均價高,客人相對少。”也比華天樓多。“他家酒水好,而酒水利潤最高。”

 “寶隆和常請平康坊當紅娘子、西市知名胡姬來表演,相應的宣傳或者人工成本高。”

 “味尚居廚子是東都來的,手藝最好,價格廉宜,客流是旁邊酒樓的兩倍。一天流水在二百到二百五十貫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