媌吃魚 作品

第85章 陳貂寺:陛下何故造反?

 任何帝王都有集權之心,這是刻在他們靈魂深處的本能。 

 尤其是在帝權與相權衝突數百年,矛盾日益嚴重的大秦。 

 而“政事堂群相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就是帝王集權的巔峰手段。 

 這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無數權謀鬥爭中總結出來的精華。 

 甚至於,若是一切順利的話,帝乙還準備聽取姜承乾的建議,在內庭建立“軍機處”、“內書房”,正式拜陳貂寺為“內相”。 

 從制度上底定“內外相制”、“帝主掌控一切”的根基。 

 而聽完帝乙的這番設想,陳貂寺也不由得歎為觀止。 

 當即謂然一嘆道:“君兒莫非果有天綬?否則為何會有如此之多的奇思妙想,而且每一條都切實可行,好似經過了驗證,無數智計國士,深思熟慮後經過實施、驗證後的結晶。” 

 “若非親眼得見,臣真是難以置信。” 

 聽到這話,帝乙也不由得微微失神,甚至生出一種深深的“自卑”。 

 日前他初聞這些計策,也是這般想法。 

 甚至於,因為這些計策看起來太過成熟,太有誘惑力,太切實可行,讓他都忍不住有點懷疑人生、不敢相信。 

 直到陳貂寺見之驚為天人,他才真正下定決心。 

 甚至都不敢對陳貂寺全盤托出,依然還保留了幾分核心精髓的計策。 

 “是啊,此莫非天綬?” 

 念及於此,帝乙幽幽一嘆,心情陡然變得相當複雜。 

 這些計策看似千錘百煉,實則也是久經考驗。 

 幾乎每一條都直指要害、鞭辟入裡,字裡行間寫滿了“集權”二字,盡收威權於帝主之手。 

 如此通天徹地的智慧,如此嫻熟老辣的帝王手段。 

 除了天授之外,帝乙想不到第二種可能性。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陳貂寺見狀連忙俯首拜倒在地,“得公子君,我大秦國運,必可延綿千年萬載,建不世之功業。” 

 “陛下神歸九泉龍庭之日,必為歷代先帝讚賞,掌握龍庭權柄。” 

 “若是公子君有高舉神庭之日,陛下或許亦有登天之機!” 

 一看帝乙的情緒不對,陳貂寺毫不猶豫地對他祭出了“大畫餅術”。 

 在陳貂寺看來,姜承乾所獻之策,可謂是天衣無縫、萬無一失。 

 猶如層層枷鎖、降龍伏虎,任你蓋世豪傑,入此彀中亦難伸張。 

 只能黯然失色、“束手就擒”,為大秦、為贏氏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區區魏無羨何足掛齒?此乃千秋功業,成於一朝矣。 

 如此“天命帝主”、“聖王在世”,又豈能不尊之、奉之? 

 說句不好聽的:就憑此策,帝乙不給姜承乾磕一個都說不過去。 

 如果還整出個“父子失和”來,帝乙的一世英名,必將付諸東流。 

 說不得,他陳貂寺都要來一手“大義滅親”,“陛下何故造反”了! 

 不對!君兒才是“親”,你贏伯壽算什麼閒雜人等? 

 我也不想“叛變”,可是他叫我“仲父”耶。 

 以後還是別聯繫了,我怕君兒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