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未返 作品

第 31 章 五福晉31

這話一出,宜妃當場怔了好一會,“你這孩子……還真是什麼話都能說出口啊。”




還滿蒙漢八旗呢,想她向來自恃貌美,但這般大口氣的話卻也是不敢說的。




若說宜妃年輕時還敢張狂一二,但自打這進宮以來,各色各樣的美人瞧過太多了,那些子引美貌而生出的心高氣傲早也慢慢被磨平了。




這些年,旁人都說她寵冠後宮,但就算是她最受寵的那幾年,皇上可也沒閒著,先是衛氏,後又有章佳氏,她們哪個不是一等一的美人胚子。




更不要說,最近幾年皇上則更偏愛漢妃,如現下宮裡的王答應、陳答應,還有乾清宮偏殿住著的那些漢人官女子,那可是各個都貌美如花啊,還都是花骨朵般的年紀,那水靈的樣子讓人看著都忍不住想多瞧兩眼。




不過,宜妃如今也早都不在意這些了,以前是沒有倚仗,現下的她份位和子嗣都有了,寵不寵愛的也早已不再那麼重要了。




但皇上有一點還是好的,那就是喜新不厭舊,對她們這些早年受寵且育有子嗣的老人還是很念舊情的。




不過,看到安清的反應宜妃還是有些想笑,方才她就是見她看那王答應看的入迷,才想著故意逗逗她,沒想到她竟還當了真,適才她那反應也太逗樂了。




她如今都是做祖母的人了,哪裡還真會同小姑娘爭奇鬥豔別苗頭啊,那也太不像樣子了吧,但也難得這孩子有這份心,竟還想著哄她。




說來也是好笑,宜妃打小就發現老五是個不太看重皮囊的人,曾經她還私下裡和郭貴人吐槽他不會不分美醜吧,但誰能想到如今卻找了個這般好顏色的福晉。




有時候宜妃也不免慶幸,好在她把老五生的還不錯,不然她真怕安清會嫌棄他。




對於的宜妃這話,安清卻很是不以為然,這有什麼不能說的啊,旁人有旁人的美,但宜妃的美也是獨一無二的啊。




就比如陳答應,她是那種江南女子的溫婉柔美,一顰一笑都像是那仕女畫中走出來似的,美的動人。




但宜妃身上那種美豔張揚的美卻也是不可替代的。




沒錯,與王答應比,宜妃身上是少了那種年輕身上那種女子青澀稚嫩的嬌美,但卻也有著她這個年紀獨特的風韻,這也是王答應遠遠比不得的啊。




“額娘,審美是件很私人的事,就像有人喜歡牡丹,有人喜歡梅花,所以,重要的是咱們自己個得自信!”安清一本正經地道。




說罷,還擺出一副‘老孃天下第一美,誰能奈我們何’的表情。




宜妃頓時被她的樣子逗樂了,但不得不說,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場上不少妃子見宜妃和安清竟這般親暱,都不禁有些詫異。




宜妃在宮裡行事向來張揚,不少妃子都怕她,不敢與其親近,當初五阿哥成婚那會,她們還都紛紛感慨,宮裡怕是又要多一對水火不容的婆媳了。




但現下這遠遠瞧著,哪裡有什麼水火不容,怕是親生母




女都沒她們這股子親熱勁吧。




安清和宜妃這邊正有一搭沒一搭聊著,突然一抬頭,有兩個嬪妃走到了她們面前。




“問宜妃娘娘安。”兩人規規矩矩地行禮。




宜妃輕抬了抬手,“免禮吧。”




說罷,她又側身同安清介紹兩人的身份,原來竟兩人分別是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衛嬪衛氏和十二阿哥胤祹的生母定貴人萬琉哈氏。




安清忙起身給兩人行禮。




在後世,這兩位在康熙嬪妃中也算是比較有名的存在了,衛氏自是因為有一個在九子奪嫡中熱門的兒子八阿哥胤禩。




但萬琉哈氏之所以被人熟知,卻不是因為兒子胤祹,而是因為她是清朝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嬪妃,歷經了康雍乾三朝,於乾隆二十一年去世,享年97歲。




現下見到真人了,安清心裡也忍不住嘀咕一二,怪不得衛氏會在辛者庫那種地方被康熙一眼看中呢,這容貌卻真真是不俗的啊。




至於萬琉哈氏,長相上就遜色了不少,但不知是不是知道歷史結局的緣故,怎麼越看越覺得她是個有福氣的長相啊。




不過,安清在得知兩人現下的位份後,還是忍不住驚訝了一把。




現下衛氏是嬪級,但卻無封號,位份上低那些有封號的嬪級妃子半級,萬琉哈氏則還只是個貴人,要知道兩人膝下可是有著即將成年的阿哥的啊。




不得不說,康熙在後宮冊封上確實是個很摳門的皇帝,或者也可以說,他真的很看重出身,甚至可以說把門第出身看的比天還重要。




比如有的人一進宮就是妃位,但有的人熬了半輩子才能堪堪夠到嬪位。




歷史上,康熙中後期雖喜歡漢妃,但寵愛歸寵愛,位份上小氣歸小氣,並不矛盾。




如現下備受寵愛的王答應吧,可是苦苦等待了三十多年,在兒子都生了三個的情況下,才在康熙晚年被封了嬪位。




幾人寒暄一番後,在宜妃不著痕跡的詢問下,兩人才紛紛道出來意。




原來衛嬪和定貴人竟是來專門過來感謝上次安清給八阿哥和十二阿哥送西瓜的事。




安清連忙擺手,當時真的只是順手,“兩位母妃客氣了,小八和小十二也是爺的弟弟,都是應該的,他們喜歡就好。”




衛嬪笑的很是溫柔,“胤禩很喜歡吃那西瓜,他平日裡並不太喜歡吃瓜果,但那日竟一口氣吃了不少,我還是第一次見他那樣呢。”




“可不是嘛,胤祹那小子也是,捧著個西瓜說是來孝敬我的,結果都沒他吃的多。”萬琉哈氏笑著接道。




她的笑聲很爽朗,一看就是那種心寬體胖之人。




兩人是真的打心底感激安清的,並不是因為那瓜有多好吃好難得,而是在這宮裡,虧得安清還能記得她們的兒子。




那日的情況她們後來也聽說了,若是旁的阿哥都有,只有他們兩人沒有的話,這種落差感怕是放誰身上都會覺得難受吧。




安清在面對兩人這般殷切感激的目光時,還真是




有些不好意思了起來,她那日真的就只是順便而已,可當不起她們如今這般。




宜妃瞧著安清略顯窘迫的樣子,笑著替了打了下圓場,幾人又簡單聊了幾句,衛氏和萬琉哈氏這才離開。




安清默默吐出了口濁氣。




宜妃見她的樣子,忍不住笑著打趣了她一番。




她算是發現了,這丫頭平時逗趣耍怪時,臉皮的比那城牆都厚,但偏偏最怕的就是旁人一本正經地感激她。




但安清是誰啊,面對宜妃的打趣,瞬間開始了反擊,“額娘,我覺得衛嬪也沒您好看。”




宜妃見她在這個話題上沒完了,笑罵著推了她一下,安清本就是個順杆子爬的主,立馬歪在了她的身上。




兩人推搡間,盡顯親近。




就在這時,德妃恰好進來看到了這一幕。




她神色先是僵了下,隨即不知想到什麼,不著痕跡地瞥了眼四福晉,臉色似是更了幾分。




四福晉則是低垂著頭,全程表現的很是溫順。




她在心裡默默地嘆了口氣,她也羨慕五弟妹竟能和宜妃相處的這般好,想當初剛嫁給爺那會,四福晉也不是沒想過要好好同德妃相處的,但偏偏事與願違。




德妃因著與她們爺關係不太融洽,連帶著她這個福晉在中間也不被待見。




有時候四福晉就不明白了,宜妃同五阿哥的情況,與她們爺和德妃的情況基本相差無幾,都是長子不在膝下長大,幼子親自撫養的,可為什麼宜妃就能在五阿哥和九阿哥間一碗水端平,德妃就不能對她們爺和十四弟做到呢。




縱觀古今多少例子,但凡兄弟不睦的,多半與父母偏心有關。




四福晉有時候在旁邊瞧著,都替她們爺委屈,但德妃身為額娘,卻不能把一碗水端平,還總是埋怨他們爺待十四弟不如待十三弟親近。




可她自個怎麼不瞧瞧十三弟是怎麼對她們爺的啊,十四弟又是如何做的呢,他何時又把她們爺當成自己的親哥哥。




也別說什麼十四弟年紀小不懂事,論起來,十三弟可沒比他大多少。




德妃來了後,沒過多久惠妃和榮妃先都來了。




隨著四妃到齊後,大家也不再各自隨意三五成對,各自坐回自個的位子上,安清也不好在宜妃這待著了,於是同三妃行了個禮後,便去了她自個位置上坐著。




宴會是男女分席而坐,但總歸都是在一個大殿上,離得並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