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子劍 作品

第15章 表裡與千面

 經過昨天的事情,影佐自認對古月的瞭解更多了一些,尤其是他最終清楚古月救自己的原因竟然是為了讓那些被牽連的中國人早點脫離險境得到治療,這樣的說法才更圓通,說到底,古月還是一箇中國人,有他自己的觀念和良知。 

 那麼,結合昨天的做派,今天古月直接站出來又是為何呢? 

 他的在場多半是偶然,但他既然在場,就免不了被認出來,所以與其被查到不如很直接主動地站出來,而且很配合,這樣既坦然又留下了好印象。 

 可是,古月的做法一定有他自己的目的,尤其是他特地提醒了“後門”這件事。 

 而且,經過古月的解釋,“後門”的存在很大程度給在場的普通客人排除了嫌疑,但是矛頭被引向了茶館裡的人。 

 對於古月而言,能夠給普通客人排除嫌疑,是不是就已經達到目的了呢?說到底,他還是有自己做事的原則,那就是儘可能減少對無辜的牽連。 

 但是茶館裡的人,是否也是無辜的呢? 

 想到這裡,影佐就意識到剛剛“杜月笙”三個字的分量了。 

 說到底,古月此時此刻首先要保下的是普通客人,而茶館裡的人,自然有“杜月笙”等一些在上海灘有頭有臉的人來護著! 

 “原來是這樣。” 

 在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影佐終於意識到古月這一系列舉動的真實意圖,因為他已經對古月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自然也就能夠更好的判斷了。 

 說到底,古月想要救下這裡所有人! 

 而他清楚自己的“面子”是不夠的,所以特地不要面子地扮演了一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角色,而恰恰是這個過程裡,他特地提到了“杜月笙”等一些列可能更有分量的人。 

 雖然,對於影佐而言,中國人都是輕如鴻毛的,即使是杜月笙也不能干涉到他辦案,尤其是牽扯到抓捕共黨的事情裡。 

 但是,杜月笙能來,其他人又憑什麼不能來?中國人愛聽戲,喜歡在這裡談事情的風格和方式影佐是很清楚的,所以越是有頭有臉又喜歡裝出一副有底蘊的人物,都更喜歡在這種地方而不是大酒樓裡。 

 更何況,杜月笙的相好是個唱戲的這事不是秘密,那會不會有很多秘密相好唱戲的人並不為人知呢? 

 能夠影響影佐的自然不會是一個杜月笙,也不可能是任何某一個人。 

 但是,如果是這些人擺在一起,影佐就不得不考慮一下他自己的事業了,那就是“大東亞共榮”。 

 因為這些人,很可能都對這個大事做出了或多或少的貢獻,而對於這些有貢獻於“大東亞共榮”的人,影佐可以隨意不給面子,那其他人又怎會賣力呢? 

 想及此處,影佐才明白古月這一系列舉動真可謂是“恰到好處”地步步為營,就為了實現他自己的目的。 

 更何況,一旁畢恭畢敬的茶館掌櫃,至始至終沒有多說一個字,這自然可以說是一種“誠惶誠恐”,卻又何嘗不能說是“有恃無恐”呢? 

 於是,影佐給這裡的工作定了一個基調,“不疏漏但是不擴大”,之後便扔給董槐林去處理,他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管,因為另一邊得到的消息,那名老羅負傷逃脫。 

 這次的行動實在是有點雷聲大雨點小,但是影佐並沒有任何抱怨,原本就是一場博弈,輸贏都不是定數…… 

 董槐林是聰明人,在影佐和古月的你來我往之後,他也聽懂了內裡的含義,說白了,就是這個茶樓不能“按慣例”來。 

 於是,董槐林訊問茶館內部人員之後,確認了茶樓後門鑰匙完好無缺地放在原處,而且今天內根本沒人承認有去碰過。 

 最終結果,董槐林帶走了三名夥計,他們分別專門負責某一位名角,也是他們平日裡會去給重要客人開後門,自然接觸後門鑰匙最多的就是他們三人了。 

 董槐林心中已經有了設想,眼下的情況無非兩種,一種是某個人給那名目標開了門,但是沒來得及關上就被追擊的人發現了,於是留下了後門這條線索。 

 如果是這樣,那平日裡會去接觸鑰匙而不被懷疑的自然最有嫌疑。 

 另一種就是目標事先知道後門的存在並且自己配好了備用鑰匙,如果是這樣,他跑出去之後自然也無法把門給關上。 

 這種設想自然也更符合現場情況,但是,並不能排除這個事先備用的鑰匙不是來自某個茶樓內部人員的幫助。 

 當然,影佐給了基調“不疏漏不擴大”,所以董槐林只能帶走最有嫌疑最沒權勢的幾名夥計,這也算給所有人面子了,不然這茶樓怎麼說都得歇業…… 

 對於這樣的結果,沒有任何讓人提出異議,甚至那幾名夥計都沒有抱怨哪怕一句,因為他們清楚自己此時此刻說什麼都是徒勞,而且,越說越可能真的沒救了。 

 古月心裡暗自吐了口氣,他不清楚那個被追逐的疑似共黨到底是怎樣計劃和打算的,自然也不清楚那人到底有沒有辦法讓這裡的其他無辜人脫困。 

 但是,既然他自己“攪局”了,就不能不不負責到底,當然,他也清楚自己已經盡力,影佐都親自出馬了,能保住在場大部分人,同時讓七十六號的特務不去挨個檢查已經算“不能奢望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