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子劍 作品

第13章 老羅與“藏鋒”

 第二天清晨,老羅和往常一樣起的很早,一成不變地買了一碗麵條一份早報。 

 關於昨天發生的事情,其實共產黨內部已經有了具體消息,不僅知道了是什麼人所為,更知道事情前因後果,所以這頭版頭條也並沒有太吸引老羅的目光。 

 他需要關注的,僅僅是在報紙上有沒有“藏鋒同志”發佈的隱秘消息,如果計劃有變,便有可能反映出來。 

 確認之後,沒有任何變故,接下來的時間只需要等待,因為距離九點還早。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老羅的周遭一切都顯得十分平靜,若非隆冬臘月,恐怕窗外還會有鳥聲。 

 時間來到八點整,看了看錶,老羅收拾好心情選擇了出發。 

 街道上已經開始忙碌和喧囂,趕路人們行色匆匆,等車的人們面露焦急,這裡是大上海,這裡是快節奏的大都市,縱然昨天還有當街發生的槍戰,也不會影響到太多人的衣食住行。 

 當然,“號外號外”的喊聲不絕於耳,畢竟昨天的新聞終歸無比勁爆。 

 看過報紙之後的人們也各有不同的表情,有的悲傷惋惜,有的憤恨不平,有的失望痛苦,有的嗤之以鼻…… 

 老羅不想去在意,也沒空去在意,他和“藏鋒同志”約定的地點是一處咖啡館外的電話亭。 

 兩人的聯絡方式是沒有碰面這個環節的,尤其是不可能直接走到咖啡館裡面對面喝著咖啡聊著天,因為老羅的身份在那裡,他並不是一個看上去能經常去咖啡館的主。 

 而這個安排,也讓老羅猜測,“藏鋒同志”一定是一個看上去每天在咖啡館吃早餐而不顯得突兀的存在。 

 九點,是真正傳遞情報的時間,而在九點前,老羅需要做的,就是跑到咖啡館外一個小高樓裡,將約定好的暗號給擺出來,做給“藏鋒同志”看到。 

 這個暗號也是時常變化的,有時是一盆植物的擺放,有時是一面彩旗的顏色,有時還可能是幾處窗戶的開合情況。 

 有了信號,“藏鋒同志”便知道老羅順利抵達了附近,而他將會在九點前去約定好的電話亭假裝打電話,同時留下情報。 

 老羅要做的,就是在九點後儘快進入同一個電話亭,從隱秘處將情報收回。 

 這樣的傳遞方式進行了多年,雖然流程相似卻又內容不一,這次是咖啡館外,下次可能就是小餐館旁,這次是電話亭裡,下次可能就是公共郵箱中。 

 而每次安排這些的,都是“藏鋒同志”自己,他充分考慮過兩人的身份不同,同時也從未疏漏過對地形的觀察。 

 走在路上的老羅並沒有很趕時間的樣子,這裡瞄瞄那裡看看,因為他們這樣的人,需要始終高度保持警惕性,而如此這般的狀態對於察覺那存於可能中的跟蹤尾隨是有幫助的。 

 這一次,老羅自然也沒有半分馬虎,原本直接走到目的地不過二十分鐘路程,在他的七拐八彎之下,半小時過去了也還沒有真正讓目的地近在咫尺。 

 同時,老羅也不忘用自己力工的身份作為掩護,他不斷拐入某條巷子的時候,看到有人在推車在卸貨之類的事情,都會上前問一問,以顯示出自己很期待一份臨時工作一般。 

 事實上,這樣的行進方式,已經持續了多年,老羅也未曾遇到過任何一次的意外,但是,作為一名有責任心的共產黨員,他要做到的是萬無一失! 

 因為他需要保護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那深埋敵人身側的“藏鋒同志”。 

 在老羅的心裡,他最不允許的事情就是因為自己的一點點疏忽而讓“藏鋒同志”陷入危險之中。 

 殊不知,危險其實正在靠近。 

 對於董槐林的描述,影佐大感興致,直接做出了批示,讓特高課和七十六號所有人一起聽憑董槐林的調遣。 

 當然,影佐可不會那麼容易放權的,因為他自己有更多的自負。 

 一個董槐林的計劃還絕對達不到他想要的天衣無縫。 

 但是,他清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人去跟蹤或者布控很容易弄巧成拙,尤其是一旦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就可能讓目標覺察到端倪最終導致滿盤皆輸。 

 可是,以目前的有限條件內,很難真的做到布控得萬無一失,這裡是上海,太大了,即使是特務機關全體出動也同樣會顯得不足。 

 對於如何才能更精簡和更有針對性,董槐林只想到了通過老羅得行動路徑來一點點收縮,最終集合優勢兵力在關鍵位置進行蹲守,以求紮緊口袋。 

 不過,董槐林自己也清楚,如果出現老羅是去接收情報而根本不會和接頭人碰面的情況,就很難在時間點上做文章,尤其是突然的調動既難保證速度,又很可能出現意外的打草驚蛇。 

 對此,影佐給出的“建議”是對主要幹道上的哨卡繼續維持力度。 

 這種攔路抽查的方式算是一種慣例,隔三岔五都可能出現,故而不太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懷疑,而且,影佐剛剛遇刺,這時候突然來一次安檢也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