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條小鹹魚 作品

第11章 燒製陶器

 篝火旁,張偉拿起一塊燻肉吃了起來,首先感受到一股濃郁的煙燻味,這是特有的煙燻香氣,應該是熏製過程中燃燒樹木枯草所留下的味道,然後再嚼了幾口,肉本身的肉香也湧現了出來。 

 張偉感覺味道不錯,煙燻香味和肉香完美結合,雖然稱不上多美味,但比之前吃的原生態烤肉口感要好很多。眾人也分食了下午做的煙燻肉,由於煙燻肉製作時間較長,每人只分到的肉量並不多,但眾人吃後都對燻肉讚不絕口。 

 原始人類的味蕾就是這麼容易滿足,此刻張偉覺得族人實在太可憐了,自己以後要帶給族人更多的美食,讓大家品嚐到不同的味道。 

 這幾天隨著張偉的到來,部落狩獵工具增強了,食物儲存問題也解決了,下一項需要張偉解決的大事就是—陶器。 

 陶器用途廣泛,可以製作成日常生活中的器具,像吃飯用的陶碗、陶盤;煮飯用的陶鍋、陶盆;燒水用的陶壺,陶罐;以及儲存用的陶缸。 

 另外陶器還可以被廣泛應用於建築,像建房子用的陶磚,陶瓦;水渠裡的引水的陶管。所以陶器對人類生存條件是一次質的提升,是革命性的增強。 

 有了陶鍋蒸煮食物,食物就能熟的更加充分,再搭配上一些野菜,野果,那味道就豐富多了。而且煮出來的食物讓人更容易吸收營養,更容易消化,這樣對部落族人的身體健康提升是全面的。 

 要想燒製陶器,首先要找到黏土。好在黏土的分佈比較廣泛,張偉帶著智在部落周邊找來了一些黏土。 

 把黏土放在石板上,反覆地揉搓,挑出一些細砂和雜質,然後把黏土捏成條狀,再一條一條地堆疊起來。他用手輕輕地按壓著這些黏土條,讓它們緊密地貼合在一起,堆疊處用手沾著清水撫平。 

 就這樣張偉捏了2個碗和1個盤,然後把3個模具放在樹蔭下,陰乾塑形,因為塑形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現在張偉帶著巫和智準備製作燒陶的土窯。 

 考慮到以後要大量的製作陶器,張偉這次想把土窯造的好一點。張偉先是找了一個平坦,乾燥,而且通風性好的地方,接著挖了一個半米的土坑,然後用石頭堆積在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