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西北擴軍

 聞言,百官齊刷刷表態。 

 因為徐大化殺穿陝西官場,以前的知府,縣令什麼的或被殺,或被抓,空缺出海量官職,他們中少數是朝廷舊官,還有少數朝廷派遣的官吏。 

 更是臨時提拔的師爺,縣丞,縣尉,包括舉人,和部分商賈家族出錢購買的官職。 

 親眼目睹徐大化整飭官場的血腥手段,知曉皇帝整頓吏治的決心。但他們中更多是由師爺升任,以前根本沒有升遷的機會,再怎麼努力,窮其一生都是刀筆小吏,現在擔任知縣什麼的,跳出小吏的圈子,有穩定的晉升渠道,許多人心存遠大抱負。 

 聽到皇帝話,官吏齊聲道:“謝陛下信任,臣等定然做好父母官,為民請命。” 

 上有所好,下必從焉,上有所惡,下亦從之。 

 今數省在皇帝鐵腕治理後政治清明,朝廷吏治快速恢復,正是他們建功立業,施展才華的好機會。 

 繼續貪汙,中飽私囊,無疑是打著燈籠拾糞,找死。 

 君不見,慶王販賣私鹽,直接讓皇帝撤藩,何況百官乎。 

 朱由校不指望所有百官清廉,幹練,能促使官吏做事即可:“當務之急,需快速解決並保證西北商路暢通,商路不通,西北軍餉,糧食難以運過來,諸位責任重大,莫怪朕殺雞儆猴。” 

 “同時,寧夏衛鹽業資源豐富,朝廷派遣不少工部官吏來寧夏,來年要保證開礦,製鹽順利。” 

 “鹽業和貿易並行,地方財政會好起來,若遇災年,亦能有錢賑災。” 

 百官聆聽朱由校言語,許多商賈家族的出身官吏,早從朝廷種種措施中瞧出出路。 

 西北不比江南富饒,卻有自身優勢,今朝廷積極推進邊境和西北,西南的部落貿易,但凡貿易經營得當,打通前往西北,西南的貿易,將會有源源不斷的錢糧。 

 有了錢糧,自然有稅收,有了稅收,還怕沒有政績,沒有升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