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高薪養廉

 朱由校見蘇茂相小心翼翼,不禁輕嘆著實為難對方了。 

 他尚不知國朝官吏俸祿支出幾何,詢問道:“蘇卿,百官俸祿翻倍,每年朝廷支付多少紋銀?” 

 翻倍? 

 蘇茂相嘴巴張的快塞進個雞蛋。 

 他想過皇帝給百官增加少許俸祿,孰料皇帝欲讓百官俸祿翻倍。 

 百官亦錯愕,不可置信望向朱由校。 

 朝廷缺錢,為百官增加俸祿,會讓朝廷財政雪上加霜,不知皇帝哪來的錢。 

 蘇茂相微微平息情緒,一字一句說:“陛下,朝廷文官約兩萬人,吏員約五萬餘人,再涵蓋武將,宦官,約十萬之眾。 

 每年俸祿支出約兩百萬,翻倍需四百萬兩紋銀。” 

 四百萬? 

 朱由校喃喃自語。 

 突然增加兩百萬支出,朝廷財政雪上加霜。 

 他猶記得,乾隆朝,王宮百官俸祿為九十萬兩,而文武官員的養廉銀達到四百餘萬兩,加起來達到五百多萬兩。 

 故而,四百萬兩支出不過分。 

 不過,依照遠遠低於宋朝官吏的俸祿,人家年俸超過大明五倍。 

 朱由校猛然站起,擲地有聲說:“救民先救官,官吏活不下去,焉能指望百官安心處理政務。故而,朕欲效仿唐人,把百官俸祿由月米等,改為祿米,職田、月俸、力課、常規實物待遇,特殊實物待遇,非實物待遇等,朝廷設公廨本錢,爭取確保百官俸祿在未來超過目前的三倍,九品小吏俸祿由五十石糧食增加到一百五石,一品官吏俸祿由九百石增加到三千石。” 

 這... 

 蘇茂相難以置信。 

 三倍。 

 三倍啊。 

 一副我不理解,我大為震撼的樣子。 

 唐代施行高薪養廉,公廨本錢更是官府為取得辦公費用和官吏俸祿,而投入商業活動或高利貸活動的本錢。 

 若皇帝的決定成功實施,百官俸祿爆炸式增長,蘇茂相連忙謝恩道:“陛下英明,臣代國朝同僚謝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