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絕對信任

 張勇,左良玉帳下二流將領,降清之後,華麗轉身,鎮壓陝西反清義軍,參加和李定國的終極之戰,平息吳三桂叛亂,成為清朝漢將第一。 

 類似種種是明軍武將不行嗎? 

 不。 

 是大明朝廷拉胯。 

 明末軍事問題非個人能力問題,而是體系問題。 

 但凡朝廷政通人和,早年李永芳都能平定建奴。 

 所以,不論袁可立建議正常發餉,正常賞罰,正常供應,文官不搗亂,還是傅宗龍擔心軍餉存在嚴重出入,全非無稽之談。 

 朝廷執行袁可立的四條建議,結果再差都差不到哪裡去。 

 袁可立聆聽朱由校賞賜,情緒激動的起身行禮答謝,提出自己建議:“謝陛下隆恩,臣肯定陛下務必讓三司,錦衣衛押送軍餉。” 

 督薊遼,登萊最高軍事指揮權,先斬後奏,便宜行事,陛下有意在消除他後顧之憂啊。 

 軍餉充足,撤銷太監監軍,任由自己運籌帷幄,調兵遣將。 

 陛下這份信任,這份決心,何愁大事不成。 

 然而,他不信任朝廷官吏,具體說不信任東林文官。 

 建奴兵打到家門口,東林文官不僅沒有財政傾斜,還加重截留,所有運往遼東的糧草軍餉,一律截留三成,怎麼少花錢怎麼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沒錢,還打個屁仗。 

 朱由校清楚袁可立的擔憂,道:“袁公放心,以後沒人敢截留軍餉。” 

 袁可立答謝:“謝陛下信任。” 

 孫承宗,李邦華,袁崇煥,滿桂,趙率教,傅宗龍,孫元化早已瞠目結舌。 

 既驚訝於皇帝對袁可立的信任,更驚訝於皇帝大筆發餉,闊綽賞賜。 

 一次性解決遼東軍餉,額外賞賜遼東將領二十萬紋銀。 

 這些年諸將何嘗打過這麼富裕的仗,袁崇煥,趙率教,滿桂激動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