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棘手問題

 “所以,未來一兩年內九邊連同遼東軍餉有穩定保證,怎奈近年來各地旱災,水患,蝗災頻發,各省糧食沒有穩定保證。” 

 這.... 

 這麼多嗎? 

 李邦華嘴角微微抽搐。 

 這全是民脂民膏啊,閹宦,貪官,奸商,惡鄉禍國殃民,害人不淺。 

 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趙率教等驚駭,震驚。 

 不足兩月間,皇帝悄悄做這麼多事兒,搞到這麼多錢。陝西現銀運回京城,太倉,內帑,現銀超過三千五百萬。 

 這時,袁崇煥躊躇滿志說:“陛下,國朝在遼東乃至九邊的軍事問題,非練兵體系崩壞,實乃朝政問題,前線將領東拼西湊搞錢,練兵,容易派系林立,指揮不暢。” 

 “同時,缺錢導致騎兵稀缺,作戰時建奴騎兵剋制步兵,容易抓住步兵行動緩慢的弱點打援。” 

 “今錢糧充沛,若能訓練出十萬騎兵,步兵對步兵,騎兵對騎兵,野戰對野戰,必能扭轉遼東局勢,讓建奴龜縮一隅。” 

 此言出,袁可立,孫承宗,趙率教,滿桂等經略過遼東的將官齊齊點頭,由衷認可袁崇煥的建議。 

 缺錢導致軍餉捉襟見肘,兵甲參差不齊,戰馬微乎其微,國防鬆弛,武備不興,焉能取勝。 

 朝廷給予遼東重金支持,肯定改變惡化的局勢。 

 孰料,不等朱由校表態,李邦華不留情面的給眾將潑冷水,擲地有聲說:“諸位,某承認軍中練兵體系未崩潰,然而,朝廷地方財政早已崩壞,遼東更是吞金獸,不整頓吏治投入再多真金白銀都無濟於事,何況,這些年朝廷沒少向遼東投入,實際狀況如何諸位心知肚明,關鍵財政突然充裕不能視為常態。” 

 頃刻,百官啞語,無言以對。 

 朱由校非常滿意李邦華的表現,有些話,他不能直接說出來,須知,來年陝西依然是大旱,依然是朝廷錢糧投入的重心。 

 “李卿,你繼續說。” 

 此時,李邦華似乎欲挑破朝廷財政漏洞,他侃侃而談,毫不避諱說:“陛下,萬曆年,朝廷除基本糧稅兩千餘萬石,尚有五百萬存銀和上百萬雜稅收入。然而,泰昌元年到天啟元年朝廷白銀收入斷崖式下降,由五百八十餘萬掉到三百二十餘萬。反觀朝廷花銷日漸增大,每年遼東軍餉四五百餘萬兩,南方平定奢安之亂需要花費近三百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