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飛梭珍妮機

 朱由校龍顏大悅。 

 快一倍。 

 已是釜底抽薪。 

 快六七倍。 

 那是降維打擊。 

 他彷彿看到朝廷設製造局紡紗,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整個大明,白花花的銀子流進內帑。 

 “賞,都有賞,每人百兩紋銀。” 

 “謝皇爺隆恩。” 

 宦官,宮女作揖謝恩,旋即有宦官進言:“皇爺,奴婢初次製作,工藝粗糙,僅設八個紗錠。今後提高工藝,改造增加紗錠,還能提高紡紗速度。” 

 朱由校愈發滿意。 

 改進。 

 增加紗錠。 

 今日八個紗錠,改進後十八個,二十八個,乃至於八十個,他要顛覆大明紡紗行業。 

 朱由校叮嚀說:“即日起,你們無需做它事兒,全力改造紡織機,每增加一個紗錠賞你們百兩。” 

 “奴婢領命,決不讓皇爺失望,恭請皇爺給紡織機賜名。” 

 嗯? 

 賜名? 

 還有這好事兒。 

 朱由校托腮思索,既然提前百年搞出珍妮機,自然不能再叫珍妮機,脫口而出說:“日月所照,皆為大明,叫明牌紡織機。” 

 以後日月所照,不光是大明疆域,還要有大明紡織機。 

 旁邊,劉若愚呢喃:“明牌,名牌,一字之差,有異曲同工之妙。”“ 

 太監行禮恭維道:“謝皇爺賜名,吾皇聖明。” 

 朱由校樂的合不攏嘴,來回圍著紡織機搗鼓,傍晚才戀戀不捨離去。 

 他即刻安排方正化挑選百名四衛軍封鎖木工房,禁止任何陌生人靠近,杜絕參與者同陌生人往來,不允許木工房內半張紙片飛出皇宮。 

 新紡織機絕對是顛覆時代的產物,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大明未來財政,不容有失。 

 同時,任命劉若愚為司禮監掌印,管理內廷諸事。 

 回到乾清宮,朱由校把瑣事放在一邊,斜躺塌上思索起紡織問題。 

 珍妮機是紡紗機。 

 記憶中,珍妮機問世,很快大規模應用,各種紡織作坊變成紡織廠。 

 大明織布還以家庭作坊為主,紡織慢速度慢。 

 朝廷以改良的紡織機代替以往的紡織機,產量飆升必然讓棉紗價格暴跌,織布廠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