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出風塵 作品

第14章 修補與調試

 消化完這些材料後,張志豪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刻動手設計。他迅速切換到設計軟件,開始將自己對凱撒·奧古斯都的一些想法融入其中。首先從簡單的改動入手,他移動了一些組件,有時只挪動了毫米之差,有時則左右互換;接著,他解開幾根交叉的電纜,並重新規劃了它們的通道。 

 當張志豪退後審視自己的改動時,意識到那位技術人員的建議確實有其現實依據。根據這些建議所作出的修改使機甲在生產和維護上變得稍微不那麼棘手。 

 “現在我已經摘取了最容易解決的問題果實,接下來該進入真正的工程階段了。” 

 張志豪打算從根本上重新設計CA-1,僅做些零星改動遠遠不夠。於是張志豪咬緊牙關,開始測試更具顛覆性的修改方案,有的是基於技術員的建議,有的則是他在遊戲中親手打造設計原型後自行摸索出來的。 

 他草擬的改變只是漸進式提升了基礎模型的性能。受限於有限的知識和缺乏零部件許可,張志豪在各個方面都面臨著制約。 

 機甲的核心在於模仿人體的工作原理。儘管數百年來的科技進步讓機甲的機械構造日益精密,但它依然遵循著相同的規則。如果張志豪隨意切斷一些電纜或胡亂調整比例,可能會導致設計像實際人體結構被破壞一樣陷入無法運作的混亂狀態。 

 有人開始探討機甲是否會進化為構成生命體。但張志豪對此類大學中偶爾出現的哲學討論並不感興趣。他不會自我陶醉地認為通過設計新機甲就是在扮演造物主的角色。他認為那些把機甲設計師這個職業當作奢侈行為來談論的同學,其實是在對待工作上有種過於理想化的態度。張志豪更喜歡與那些務實的人群相處,他們視設計機甲為協助保衛家園的機甲駕駛員的一種支持方式。 

 一週過去了,張志豪取得了一些進展,也積累了足夠的設計點數,將自己的電子工程技能提升到了新手級別。隨著他在電氣工程領域見解的加深,他還簡化了幾處複雜難題,雖然犧牲了一部分性能參數,但在製造簡易度和維修便利性上獲得了更多優勢。儘管張志豪在馴服這頭猛獸上取得了一些小成果,但它仍保留著本質上的狂野和兇猛。 

 “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已經觸及到了當前技能和想象力所能達到的極限。” 

 他目前只完成了一個半成品的設計。儘管他希望等到通過穩定獲得的設計點收入能進一步升級幾個技能之後再進行驗證,但他必須親自制作出這個設計來進行驗證。沒有實踐經驗,所有的努力都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 

 當張志豪達到了自身能力的極限時,他最終定稿了這款設計,並將其命名為“尼祿”,靈感來源於古代地球歷史上與凱撒·奧古斯都生活在同一時代的著名人物。坦白講,張志豪對歷史知之甚少,他只是隨意在網上搜索了一些酷炫的名字,“尼祿”這個名字作為評價褒貶不一的人物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中,恰好符合他對這款設計的看法——他的作品就如同他剛剛完成的設計那樣,既有爭議也有特點。至少他沒衝動到直接把它命名為“雜種”。 

 系統對這款設計的評價可以說是溫和至極,畢竟所有核心繫統和裝甲都保持了原版型號不變,所以系統給他的努力評分很低。不過張志豪還是從系統那裡掙得了一份基礎獎勵——10個設計點,原因就在於他的設計基於一款複雜的上一代模型。 

 他準備開始虛擬機甲的製造工作,當張志豪登錄《鐵血精神》並訪問市場板塊時,驚訝地發現竟然有人購買了他的半成品凱撒·奧古斯都設計。 

 買家用戶名是[綠色大道],這個名字聽起來完全陌生,張志豪查看好友列表並未找到相關聯繫人,而在全銀河網絡搜索後發現這名玩家並非名人。 

 “[綠色大道]到底是誰?” 

 不管對方是誰,他倒是幫了張志豪一個大忙。 

 “無所謂了,既然機甲設計賣出去了,我就有足夠的光輝幣去製造尼祿了。” 

 他暫時將買家的身份拋諸腦後,進入虛擬工作室開始幹活。他急於想知道製造出的尼祿是否能達到標準CA-1的規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