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 作品

第1035章 絕對不是什麼難事

 

 有了這些成就之後,文家兄弟已經成了南方朝廷之中,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這次的大朝試,他們也被委以重任,幫助皇帝陛下主持考試事宜。
 

 當然,以他們的等級和資歷,根本不具備成為考官的資格。不過由於大朝試同樣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所以他們為后帝打打下手還是可以的。
 

 所謂的大朝試,其實和冷鋒後活的那個世界,古時候的殿試相似。
 

 同樣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試策問,當場交卷,參加者均稱為進士。出榜分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均賜進士及第。
 

 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一甲可做翰林官,二、三甲經館選合格後,還得進翰林院修業三年,再根據成績授官。
 

 所有參與大朝試的書生,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而且也要經過前兩輪的選拔。
 

 也就是說,像之前冷鋒那些年輕天才,極少人有資格直接參與大朝試的,畢竟他們之中大多數人都沒有經過前兩輪考試。
 

 考中進士者,不是馬上即可做官,也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做什麼官,到什麼地方任職,還要由吏部分發。
 

 不過這種考試製度的初衷,也是想使一般平民知識分子有機會通過“公平競爭”,成為官僚系統的成員。
 

 即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一些有才華的讀書人,即使是出身低微也有機會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的讀書人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不過一個制度再實行下來,哪怕初衷就是再好,經歷了一段時間之後,特別是在階級固化比較嚴重的時候,就會成為真正的掌權者操縱他人命運的工具。
 

 對於南方朝廷來說,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就拿楊家來說,他們家族當中的子弟,根本不需要通過各種嚴格的選拔和評估就可以做官。
 

 以楊廣出任臨江城縣令一職為例,根本沒有經過任何的選拔考試,只要朝廷的吏部推薦批准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