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 作品

第683章 當今天下局勢

 唯一養肥的就是朝廷中的蛀蟲,他們世世代代依附在這個孱弱朝廷上吸血,早就將自己吃的腦滿腸肥。

 再加上最近一些年天災頻繁,就算是南方那些富庶之地,民間已經是苦不堪言了。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別說是能夠收復北方失地了,就是能夠維持住現狀不出問題就算燒高香了。

 蒙古人攻打金人也不是一兩天的事,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不過那時候只是小打小鬧,雙方並未真正的擺明車馬。

 這也是金人最近一些年沒有大舉攻宋的原因,一旦這樣做了,他們必將腹背受敵。

 但是蒙古人也曾經數次暗中聯繫過南方朝廷,要求一起攻打金人,當時南方朝廷是意動的。特別是皇帝和大多數軍方人員,他們都是極力主張和蒙古人聯合,先將金人打出去再說。

 畢竟當時金人的實力從表面上還是最強大的,蒙古人和南方朝廷都是被他們欺壓的對象。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兩方也有聯合的理由。

 不過南方朝廷中以楊宏泰為首的一些人,他們是資深的主和派,在他們看來,一旦發生戰爭就有許多的不確定性。而且戰爭打響,軍方就會掌握主動權,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

 所以,他們是竭力反對聯合蒙古人北伐的,而他們的藉口也就是朝廷需要休生養息。

 這種認知,已經貫穿了整個朝廷的歷史,這也是為什麼朝廷從來沒怎麼打過勝仗的原因。

 因為前方的將士在浴血奮戰,而後方的同僚在給也使絆子。

 再加上南方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叛亂事件,雖然這次的叛亂最終被鎮壓下去了,但是也牽扯了朝廷大部分的精力。這才導致朝廷沒能在這次聯合抗金的行動中得到足夠的好處,只能在最後關頭,匆匆派出一些軍隊收復了幾座城池。

 而真正的大頭,還是被蒙古人佔領了。

 但凡有點眼光的人都能夠看出來,蒙古人不是什麼救世主。他們拿下金人曾經佔領的地盤之後,之所以沒有立刻南下,也只是鞏固他們的統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