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 作品

第393章 開誠佈公

 黃明禮也不是那種迂腐之人,更不是愚忠之輩。想明白冷鋒話中的關鍵之意後,對於冷鋒這種看似大逆不道的話語,並沒有任何的反感,反而覺得冷鋒的話說的很有道理,對他更是大有啟發。

 由此黃明禮想到自己這次進京為官之事,表面上看似升職了,但是最終可能並不是好事。京官的地位可能更高一些,但是遠沒有地方官那種自主權。特別是像他這種沒有背後家族勢力支撐的人,一旦發生了像冷鋒所言的這種情況,那麼就是首先被拋棄的人。

 根據冷鋒的分析,以及他自己所瞭解到的情況,黃明禮能夠看出朝廷的確危在旦夕。如果北邊的蒙古人一旦騰出手來,以如今朝廷的格局和軍隊的戰鬥力,絕對無法抵擋得住蒙古騎兵的大舉進攻。

 不要看朝廷和金人對峙了一百多年的時間,那是因為金人的兵力不足,而且還要同時面對西夏大理和蒙古等部族的威脅。但是現在蒙古人已經滅掉了西夏和金人,整合起來的力量遠比金人強大。

 更關鍵是,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在面對外族入侵的時候,大多數是以賠償議和為主要政策方針。雖然能夠得到短暫的和平,但是一次次的賠償早就掏空了大宋的國力,特別是南方朝廷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冷鋒能看到這一點,黃明禮同樣也能看到。

 沉思了數個呼吸時間之後,黃明禮不由得點頭嘆氣說道:“我們爺倆這次說的話,千萬別讓第三個人知道。無論接下來的大勢如何,都不是我們所能夠左右的。雖然你說的是實情,但是這是大逆不道之罪,一旦傳出去了,不要說是你,就是伯父我也要人頭落地。”

 黃明禮並沒有就冷鋒所言發表看法,但是卻很認真的提醒冷鋒。

 雖然黃明禮未正面回答冷鋒所說的話,但是其中之意,冷鋒也能夠聽得出來。黃明禮對他的話是認同的,如若不然的話,也就不會如此提醒自己了。

 冷鋒也知道黃明禮雖然現在對他很看重,但是兩人之間的接觸畢竟只有兩三次而已。現在能夠和冷鋒談論如此深刻的話題,並不是說雙方之間的關係多麼的好,完全得益於冷大財主和黃明禮打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