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 作品

第283章 如此君臣

 在座的都是朝廷重臣,在朝堂之上可以說是最有權勢的一批人了。如果是以往的科舉考試,肯定會在這些人當中選出一人作為主考官。但是那樣一來,所有參與科舉選拔的士子們,往往都會被這些官員所拉攏,或者是主動投靠這些官員。對於皇帝來說,雖然是為朝廷選拔了一批人才,但是真正能夠為他所用的卻沒有多少。

 這一次就不同了,這些朝廷大臣雖然參與最後的一關,卻沒有任何的決定權。他們只能給最後十人的答題提供參考意見,至於皇帝聽不聽,那就不是他們所能決定的了。

 這些人也知道,皇帝不滿他們的一些作為,這一次的選拔測試就是大臣們對於皇帝的一次妥協。畢竟這個天下還是姓姜的,這些人能夠做到如今的地位,可以說一個個都是老狐狸,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

 既然給了皇帝足夠的面子,那麼就要把姿態做足。在這次的選拔過程當中,除了下面人的一些小動作之外,真正的高層依然保持著一個袖手旁觀的原則。

 就是現在皇帝讓他們看一下冷鋒等人的答案,他們也清楚這只是走個流程。所以他們也都是針對文章的內容談一談寫作方的優劣,幾乎每個人都沒有表達具有明顯傾向性的意見。

 皇帝也知道這些人的想法,不過這在他的預料之內,對於這些人的看法很是滿意。

 就皇帝本人來說,他留下這些大臣並讓他們傳閱一甲十人的答題,也只是說明自己不是乾綱獨斷,朝廷的這一次選拔人才是符合流程的。

 看著這些君臣之間的表演,冷鋒的心中升起了一股膩歪之感 。一個朝代達到了這種程度,君臣之間看似表面一番和氣,但是實際上已經嚴重割裂。朝廷重臣不為國家社稷著想,只想著自己的那些利益,皇帝陛下雖然有所想法,但是卻沒有那個刮骨療毒的魄力。

 如果處於盛世當中,那麼這一切還好說。如今外敵強勢民不聊生,還不知道君臣一心勵精圖治,反而都玩起了制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