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 作品

第151章 變戲法

 不解歸不解,他還是一連喊了三聲,畢竟這是他們這一行的規矩。

 冷鋒笑了笑沒說什麼,其實在將銀子扔出去時,他就想到了這種情況。冷大少之前的人設在臨江城已經成了傳說,雖然此時的冷大少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少年了,但是關於他的故事還是沒人忘記。

 一圈下來之後,那個收錢的盤子裡有了幾百枚銅錢,但是銀子還是隻有冷鋒給的那一塊。

 “感謝臨江城的老少爺們捧場,下面小老兒給大家變個戲法!”

 這個時代的戲法和後世西方流傳過來的魔術很像,但是又有所不同。

 相比於魔術表演,戲法的視覺效果確實少了優勢。但“戲法”相比於“魔術”而言,其實也有其獨特的引人入勝的方法,表演者都要口彩相連,意思就是既要表演,又要用語言來烘托氣氛,與觀眾進行互動。

 這口彩類似於相聲語言,同樣也講究詼諧與包袱,在表演之餘可以為大家帶來歡笑。

 像小老兒這種長年跑江湖混飯吃的人,對於這種口彩表演拿捏的很是到位。

 小老兒一邊說一邊拿出兩個碗放在了木桌上,他要表演的一個名為仙人摘豆的戲法。這個戲法所用道具非常簡單,只要兩個碗和五粒豆,全憑藉高超的手上功夫。

 只見小老兒拿起一粒豆,兩根手指用力一捏豆子不見了。周圍的眾人見此一幕,不由的被吸引了興致。

 小老兒也撐開了手掌,沿著圍觀眾人走了一圈。大家發現他的手上、手縫都找不到豆子的痕跡。

 就在這時,小老兒一指點碗,豆子突然出現在了碗裡。而後又一指,碗裡的豆子又不見蹤影。

 小老兒的戲法變的不錯,僅憑五粒豆,就玩出了許多名堂,讓觀眾們眼花繚亂。隨著豆子數量的變化,還有一些諸如二郎擔山、三仙歸洞、葫蘆遁寶、流星趕月等名堂。

 最後只見小老兒一手握拳,另一隻手依次將五粒豆子放入拳孔,突然一鬆拳,五粒豆子蹤影全無。而後再左抓一下,右抓一把,把五粒豆子都找了回來扣入碗中,隨後猛然掀開碗,一滿碗紅豆呈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