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 作品

第107章 最有發言權

 不過現在沒人知道冷鋒就是春江花月夜的作者,畢竟這時代的信息傳播閉塞,當時那幾位書生也只是將這首詩抄寫下來。至於作者是誰,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他們並沒有寫。

 春江花月夜在建康府流傳開來,甚至已經流傳到了京都,不世奇詩和孤篇橫絕頂的評價就是出自京都的一位大人物之口。

 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知道這首詩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當初這首詞是冷鋒在臨江河上所作,臨江城中的那幾位書生雖然覺得驚豔,但是他們也只是驚豔了那麼一會。

 後來由於受到落水事件的驚嚇,倒是沒有人將這首詩流傳出去了。

 那幾位外地的書生,他們也同樣受到了驚嚇,那次遊船之後也立刻回去了。他們有兩位是來自京城的,三位是建康府人士,這首詩就是被他們帶出去的。

 不過詩雖然傳了出去,但是他們卻並未將此詩的作者也一併傳出。主要就是因為冷鋒是一位籍籍無名的童生,他們覺得說出去也沒人信,而且有這首詩用來裝門面,對於這些書生來說也是一件樂事。

 所以,在某些能引起別人注意的場合,有人就將這首詩吟誦出來了。不過他們還是保留著最起碼的底線,並沒有將這首詩佔為己有,於是春江花月夜的作名就成了無名氏。

 這也是冷鋒沒有想到的,不過他要想為自己正名也很簡單,只要將當時那幾位書生找出來即可。

 “諸位想必都看過春江花月夜,對於在下所言可有不同意見!”楊康環視周遭眾人說道。

 這一次楊康的話沒有反駁,就是黃詩詩也是略微點頭。她對於楊康的評價也是認同,自從得到這首詩之後,她沒少揣摩研究,越看越是覺得此詩作的非常巧妙。

 憶鳳凰臺的確是難得一見的佳作,但是比起春江花月夜來,黃詩詩認為兩者不是一個檔次的。

 之前他對冷鋒的感覺算不錯,最起碼她認為冷鋒還是有真才實學的。可是現在冷鋒對春江花月夜的態度,讓她有些反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