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工資

 俗話說東邊不亮西邊亮。 

 豬肉漲價的問題,短期內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 

 王建國嘴上說著沒事,不用擔心。 

 可看著自己入股的那個小豬場,也有點發愁。 

 漲價的不只是豬肉還有豬飼料啊。 

 要不是提前囤了些豬飼料,這會兒就該輪到自己給自己漲價了。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經過了三次提價,生意居然也沒有回落多少。 

 而且因為豬肉產品的比重降低,物以稀為貴,反倒激起了些追捧的趨勢。 

 有些來的晚沒買到的老客,紛紛提出了預訂。 

 王建國跟李娟感慨:“還是小看這些老饕了,那些生意不好倒閉的店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因為價格高,而是因為味道不夠好啊。 

 啥年月都有吃肉吃撐的,也有喝湯喝不飽的。我太想當然了,不能拿咱們這點兒家底去衡量別人。” 

 李娟覺著老公太小看自己家的家底了,就暗格裡存的那那幾條珠串,託人到港城拍賣下,不說三代吃穿不愁,至少也能管的了志強志勇哥倆躺著養膘了。 

 不過歷史名人鄭板橋教子都說了,“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為了還沒出世的第三代,躺平思想要不得。 

 王建國三人組又一次奔赴臨街廠區,看看能不能再榨出來點兒油水。 

 巡視完整個廠區後,老趙經理提出風牛馬不相及的淺見。 

 “建國啊,得給店裡員工加工資啊!當然我就算了,隨大流就行。” 

 王建國恨不得捂著小心臟後退兩步裝病弱。 

 利潤都損失這麼多了,還得給員工加工資。 

 老趙經理不愧是資深領導,大局意識一直不少。 

 給倒在老闆椅上生無可戀的老闆算賬。 

 “咱們現在員工工資比著機關單位的人高出不少,都能頂的上好廠的一線員工了。 

 可是,領導,今時不同往日,物價全漲了,最近市面上其他私企用工工資也加上來了,這就顯不出咱們的優勢了。 

 再加上,咱們實行的每週一天半休假制度,實際上員工來回調配還是比較緊吧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