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一壺醉 作品

第209章 功在千秋!

 凌不語暗道皇帝真是懂得攻人心,景泰扶植嶺南學子就是為了讓他們避免教育資源的不公平,但這種做法治標不治本,他能管得了多少學子? 

 根源還是要將生源分流,教育資源哪怕在許多年的後來也做不到公平,學區房的出現註定貧富差距決定教育資源的差距。 

 既然做不到絕對公平,也要相對公平,太學制取消後,權貴子弟紛紛湧入民間頗有口碑的書院,對比白鹿書院的現在與從前,弊端已經開始顯現。 

 不同階級的學子聚集在一起必要分個等級高低,程遠等人在書院遭受冷暴力就是最大的弊端顯現,再若有先生不能一碗水端平,不看學業看家世,書院的作用毀矣。 

 白鹿書院名聲在外,院長出名的清明都尚且如此,何況是其它書院? 

 凌不語環顧四周,不少人還沉浸在血光的衝擊中未能恢復,還有不少官員正側耳聽著上首的說話,剛才三言兩語中就將他們後代接受教育的方向逆轉。 

 不過凌不語覺得若是自己倒也會欣然這種變化,以後權貴子弟聚集在一起,由皇家主持的太學必定師資差不到哪去,以後不僅是讀書,還是一個小小的名利場。 

 各種官員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孩子的交往也會影響大人,嘖,想想就覺得熱鬧。 

 但對於程遠這樣的普通學子來說,這樣的改革還是有好處,起碼民間的教育資源更大的還給需要的人,且太學不僅僅是按階級教學,還有按能力教學,也能體現因材施教。 

 不是所有的世家子弟都適合進學,學一門技術不是也很好?而且新的太學制開始,想必也會將門檻放低些,讓真正有技術天賦的孩子能進去學習,獲得更好的利用。 

 這樣對元昌國培養棟樑之材更有幫助,復興太學實在是明智之舉,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