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一壺醉 作品

第73章 可廢首輔之職!

 凌不語說這番話有自己的根據,其實並非每朝每代都設有內閣,起碼在另一世的儲備知識裡,內閣在明代才建立,初開始僅有顧問的身份,最終決定權依舊在皇帝手中。 

 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等人執掌內閣,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制六部。 

 元昌國現在的情況,內閣已經壓制六部! 

 不過比明朝好一點的是,明朝的內閣必須與宦官合作,才能執掌大政,如張居正結合馮保,這就助長了宦官的權掌。 

 明朝內閣擁有票擬之權,這就使它對皇帝權力的限制超過了過去的宰相。內閣學士要想有所作為必須先巴結太監。 

 當時的制度是內閣學士見不到皇帝,必須通過宦官在中間傳信,甚至為了達到目的,還要給太監行賄方能傳達信息,這種流程實在是不合理,就連張居正都要屈服。 

 好在元昌國雖設有內閣,皇帝卻不寵信宦官,沒讓宦官來摻和朝政之事,省事得多。 

 凌不語的話讓端木崇一震,這些天他一直在思索何人為下任首輔最為合適,卻沒有想過更進一步,他火速地轉動扳指,是啊,為何內閣非要定下首輔之位? 

 “內閣本就是輔佐之機構,可稱為顧問,但決定權應在陛下手上,陛下可令朝臣集思廣 益來做最終決定,為何要讓內閣有如此重大的權力在手?” 

 端木崇喃喃道:“顧問?” 

 元昌國如今自然是沒有顧問的說法,凌不語解釋道:“能做顧問之人需得在各領域有深刻認知,見識過人,且能解決疑難,助陛下解決問題。” 

 “而他們提供意見的態度必須以獨立、中立為首要,不得有偏倚,更不能謀私,而如今的內閣,小民雖瞭解不多,但跟從陛下這幾次見聞,恐怕早失去顧問的作用。” 

 “內閣需要回歸顧問的本真,才不致權力偏移,更不會出現首輔結黨營私之亂象。”凌不語說道:“小民大膽建言——可廢首輔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