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553章 阿富汗:俄國熊和英吉利

 第553章 阿富汗:俄國熊和英吉利 

 “砰砰……” 

 槍聲就像是舊日的呼喚,又像是新時代的到來。 

 只不過這個新時代對於這些還在山間戰鬥的人來說,是死亡。 

 “啊……” 

 “砰……” 

 盤著頭的阿富汗人痛苦的倒地,而就在他的同伴打算將他帶走的時候,一發槍聲伴隨著清脆的拉栓聲,又是一個鮮活的生命結束在了這個人世間。 

 考慮到大漢帝國和自身的戰友情誼,以及所謂的“恐漢症”,東羅馬帝國率先選擇在阿富汗發力。 

 因為就在剛剛,負責阿富汗方向的內閣大臣波科.萊慕斯,彙報了一個可怕的數字,那就是如果不能三個月內,不能解決阿富汗戰爭,那麼就可以直接宣佈戰爭失敗,因為到那個時候,阿富汗已經是一個幾十年都不一定能夠收回成本的沉重包袱。 

 在這場長時間的阿富汗戰爭中,對於英國人最大的威脅,其實不是每時每刻的“襲擊”,以及目前剛剛出現的人肉炸彈。 

 目前擺在英國人面前的,其實就是兩條路,體面的結束,以及長時間的泥潭。 

 在經歷遷都君士坦丁堡的輝煌,以及這些年的建設後,俄羅斯人又感覺自己可以了,開始加入對世界的殖民擴張了。 

 格萊斯頓對於桑奇拉所提出的“消耗計劃”並不是很認同,甚至認為這就是一個表面工程,只是在鈍刀子割肉。 

 “什麼??” 

 胖的飛豬一樣的英軍,像小丑一樣被阿富汗人的手榴彈,炸的四處亂跑,土匪一樣形象的英軍。 

 這些人無非就是惹人厭的蒼蠅,那些躲在黑幕背後的野獸,才是真正可怕的存在。 

 雖然英國人很聰明的使用了“阿富汗衛隊”這樣的白手套,甚至天才般的發明了軍票這種近乎沒有成本的借據。 

 而是氣候和地理,阿富汗的地理,簡直太奇怪了,山不算高,但是卻參差不齊,再加上乾旱的氣候,在這樣的地方呆久了,對於很多自小在海邊長大的英軍士兵來說,是很容易抑鬱的。 

 甚至到了現在,英國人已經不怎麼使用騾馬了,改用毛驢,因為他們發現,毛驢比馬更加好用,消耗也更低。 

 畢竟這聽起來實在太可怕了,放棄阿富汗,最後交給東羅馬,怎麼看都是天方夜譚。 

 但是與死亡人數相對立的是,龐大且流失不斷的經濟消耗。 

 他們已經完全被綁在了這艘叫“阿富汗”的破損帆船上,不到最後一刻,很難脫身。 

 桑奇拉的話,雖然很粗糙,但確確實實是真話。 

 按照英國人自己內部的統計,整個阿富汗戰爭截止到五月中旬,總計已經消耗了一千四百萬英鎊,要知道這可還是隻死了一千多人的情況下,要是死的人更多了,這個數字還會更加龐大。 

 畢竟殖民地戰爭,尤其是反抗戰爭,大多數都沒有任何油水可撈,而且對於已經習慣玩“鎮壓”這套的英國人來說,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套看似高效的打法,但是在阿富汗,英國人就像是中了邪了一樣,一刻不停的銷燬著他們能夠銷燬的一切。 

 “其實我們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不知道敢不敢用??” 

 “你知道什麼,如果現在結束,那麼大英帝國會陷入到更大的被動中,歐洲的那些豺狼會將我們視為獵物的……” 

 但是從外部流入的武器,雖然絕大部分依舊是輕武器為主,但在這其中,還夾雜著大量類似機槍,一百二十毫米重型迫擊炮這種攜帶方便的攻堅類大口徑火炮。 

 甚至一部分都認為是桑奇拉瘋了,這種近乎瘋子的計劃,也提的出來。 

 “嘩啦”,場上一陣喧譁,幾乎所有人都對桑奇拉的建議感到“驚悚”,是的,是驚悚,而不是驚訝。 

 “什麼辦法??” 

 “那麼伱的意思是??” 

 “最後,將阿富汗作為誘餌,讓那些該死的俄國熊進來!!” 

 因為阿富汗戰爭,實際已經不是英國和阿富汗人之間的戰爭,而是英國和東羅馬之間的戰爭。 

 “那你說該怎麼辦,繼續打下去,然後拖垮整個財政??” 

 而要想控制中亞,必須解決兩個國家,一個是佔據印度的英國,一個就是讓俄國佬至今還有些“耿耿於懷”的鮮卑總督區,也就是原來屬於沙俄的東西伯利亞。 

 而東羅馬則在莫斯科報上發表了一份叫“殘酷阿富汗”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英國簡直成了十惡不赦的罪人。 

 如果說印度的支援,以及對阿富汗人的掠奪是這場戰爭之所以還能繼續下去的,最大本錢。 

 唐寧街十號辦公室內的空氣是如此的凝重安靜,安靜到甚至可以掉下一根針。 

 但很顯然,對於一個統治跨度整個地球的大英帝國來說,尊嚴有時候要比實際利益更加重要。 

 如果不是英軍的後勤保障還算可以,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味不斷的匯聚,滿足這些“大爺”的胃口,沒準前段時間就要出現兵變了。 

 “撤出阿富汗,將它丟給那些該死的俄國熊!!” 

 場上的爭吵聲越來越嘈雜,作為首相的格萊斯頓“咚咚”的用力敲了敲桌面,才將場上的躁動的氣氛壓制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