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497章 清朝事:談洋務

 就像李鴻章在治安書中所說: 

 “今天下各國,興辦工業,搞新科技,無不以教育為先,彼輩所聞德意志帝國腓特烈大帝在任時,大力興辦教育之舉,方有今日德意志帝國之強盛……” 

 洋人還是那個貪婪無度的洋人,但態度卻不一樣了。 

 雖然這種情況是大清高層希望看到的,畢竟商君書都說了“民可使不可知”,但是這對於一直要搞工業化,搞變革的那派人來說,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事。 

 甚至在如今的大清朝,連洋人都被分為三六九等。 

 一派認為李鴻章此人是“大清禍害”,要早早除掉,甚至在那些人眼中,李賊已經是比曾賊還要難纏的存在,哪怕是那些所謂的“清流”,只要談起李鴻章,李合肥就是一副此子不得好死的態度,甚至在四月,李鴻章還創下了一月彈劾一百零八的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另一派人則是以左宗棠,以及部分開明旗人貴族在內的支持派,這部分人最核心的大人物,看似是某個叫蘭貴的正藍旗貝勒,其實真正操縱局勢的,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鬼子六”恭親王。 

 (漢國遠東艦隊的威懾,以及日本海軍的成長) 

 而在這個時空中,大清朝面臨的情況,和原來完全不一樣,甚至給人一種詭異的感覺。 

 而他們之所以變的慢,或者乾脆不變,還是因為威脅不夠徹底。 

 而咸豐在經過深思熟慮後,給出了通商的考慮。 

 “故臣言,我大清若想順利興辦工業,改變國運,非得從教育入手不可!!” 

 其中英法為首選,畢竟在如今的大清朝堂,對於“英法”兩國的研究,可謂是最深的。 

 畢竟就連李鴻章自己都說: 

 “天下人無不視我為賊,若我真的是賊,左右幹到巡撫,撈他個幾百上千萬兩,回老家養老豈不快哉!!” 

 而在這封信背後,則是一個“小小的”通商要求,甚至要求在神州沿海獲得一個穩定的常駐港口,哪怕不行,也可以給予一部分通航修整權。 

 這部分人之所以要支持李鴻章的“改良計劃”,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喜歡變革,多喜歡拯救蒼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們的“緊迫感”,而這個緊迫感恰恰就來自他們天天罵作“偽帝”“賊寇”的漢國。 

 但是這個所謂的虎皮,終究還是被一群東瀛矮子戳破了,尤其是在那場海戰之後,更是將神州拖入到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最明顯的就是,當年太平天國還未剿滅的時候,咸豐皇帝就曾給拿破崙三世寫信,希望他能夠派遣一部分軍事顧問來神州,“助情剿賊”,甚至還提出了要購買一千萬兩的法式武器,組建法式新軍的意願。 

 原時空中,所謂的“洋務運動”搞到最後,看起來搞的花團錦簇,但其實上面那些人根本就是糊弄事,亦或是說糊弄洋人,告訴那些對神州不懷好意的洋人,我大清即將雄起,你們都給老子小心一點!! 

 ……………………………………… 

 “咳咳!!” 

 “皇帝,該吃飯了!!” 

 慈禧威嚴的聲音傳來,年歲才十三的小同治皇帝,嚇的將手中的“尚書”掉落,連忙跑到那張他討厭至極的龍鳳呈祥桌上享用一盤又一盤只能吃三口的珍饈美味。 

 “萬歲爺,您請……” 

 看著夾進自己碗裡的“豆腐”,同治皇帝抬頭瞄了一眼正在閉眼享受太監按摩的慈禧太后,隨後一口就將碗裡的豆腐吞了下去。 

 “皇帝,今天書讀的怎麼樣??” 

 “啪……” 

 剛剛還在吃蝦的同治帝,立馬放下來手中的筷子,語氣恭順的回答: 

 “回稟皇額娘,兒臣今天讀了尚書和史記,以及一部分法蘭西曆史……” 

 同治皇帝回答的語氣,聽起來根本不像皇帝,倒像個伺候慈禧的“下人”。 

 “哦,又中又西的,能看的明白嗎??” 

 慈禧閉著眼睛,說著她其實也看不懂的書。 

 “兒臣愚鈍,只能看個大概,不及皇額娘慧眼識珠……” 

 同治帝卑微的模樣,讓剛剛睜眼的慈禧大感欣慰,隨後語氣關愛的說: 

 “既然只能看個大概,以後還是要多向師傅們討教討教……” 

 “這樣,以後這個時辰,你就不用來給哀家請安了,還是去讀書的好!!” 

 “反正我一個老太婆,見不見也無所謂!!” 

 慈禧的話聽起來很大方,但是已經被磨練了這麼幾年的同治皇帝,當然明白這只不過是對方的口是心非,所以在第二句說完後,直接跟著回答: 

 “皇額娘待兒臣如此之好,每天都要召見兒臣,關心兒臣學業飯食,兒臣,兒臣怎麼,怎麼捨得捨棄皇額娘……” 

 說罷,堂堂大清皇帝,跪在地上“砰砰”的給這位聖母皇太后,不斷磕頭,一個比一個響。 

 “唉!!” 

 “可憐天下父母心,哀家也不想將你捨棄,實在是兒大不由娘,這朝中的非議,我一個寡居女人,如何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