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382章 突破與合圍

 “呼呼”,喘著粗氣,這名叫王保的漢軍士兵,就這樣在充滿流彈的戰場匍匐推進。 

 看著還距離自己大約三十米的位置,王保咬了咬牙,又努力向前了十米,到了二十米的位置,哪怕有斷樹的遮擋,但是他明白,再往前哪怕兩米,他都得暴露。 

 “啪”,一大串捆綁的集束手榴彈,被王保奮力扔進了戰壕。 

 轟隆一聲,戰壕中剛剛還冒著火星的亮光消失,取而代之是一陣“悽慘叫聲”。 

 王保看著對面的黑煙,黑乎乎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但還沒等他回去,“砰”的一聲,一發子彈從他的腹部穿過,緊接著又是一發打中了他的胸口。 

 王保倒了,倒在了距離剛剛戰壕二十米的位置。 

 像他這樣的人,在整個戰爭中並不少見。 

 畢竟,“犧牲”本身就是戰爭的一部分。 

 就像軍歌所唱: 

 “以我之軀,衛之大漢,以我之血,告以先靈!!” 

 戰爭,哪有不死人的!! 

 ……… 

 二十一萬人同時進攻是什麼樣,西線的美軍,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人山人海,什麼是“排山倒海”式的波濤。 

 二十多萬人同時進攻,那種感覺就像是龍捲風過境,所到之處,到處都是炮火,以及在炮火下,生命的“哀嚎”。 

 “咔嚓”,槍栓拉動的聲音,是如此的清澈,漢軍的步槍,算是栓動步槍中的一流。 

 七點九毫米的子彈,是如此的經典,以至於在漢國,甚至出現了統一的彈藥口徑,無論是軍方還是民間,七點九毫米,都是首選。 

 “咔嚓”,士兵吳豪將彈夾插進了彈倉,隨後拔出薄片金屬做的彈夾,看都不看,甩了出去,落在了黑土上。 

 這種彈夾,和後世那種可以拆卸的彈夾不一樣,它就是單純的包裹子彈的,主要的作用就是省去了栓動步槍的一發一發的裝填,而是直接卡進上方的彈倉,就像是“插卡”一樣。 

 二零式步槍時五發子彈的制式步槍,這種步槍,也是目前漢軍的主流。 

 其實最早不是沒有考慮過什麼八發,十發,但在經過多次實驗後得出五發最好的結論。 

 因為栓動步槍畢竟不是機槍,拉一下打一下,意味著一名訓練有素的士兵,哪怕是再極端的戰場,一天內消耗的子彈,很可能都不會超過兩百發。 

 如果為了滿足所謂的彈容量,故意加大尺寸,那就會出現使用不便,槍擊不靈活的情況出現。 

 而在戰爭中,什麼最主要,那就是“穩定”,打仗如此,打仗用的武器同樣如此。 

 就像董子秦在視察雄獅二代戰車時所說的話: 

 “什麼武器最好用,那就是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能使用的武器最好!!” 

 士兵吳豪拿著自己的武器,不斷的遊走在這片充滿危機的戰場,要不是身邊不斷經過的戰友,不知道還以為,這是某個真人“吃雞”的戰場。 

 “砰”,從瞄準到擊發,吳豪只用了不到兩秒,一百米外,剛剛還露頭準備偷襲他的一名美軍士兵,立馬倒地。 

 “砰砰”,又是連續的幾槍,只不過這次不太好,一個人也沒有打中。 

 畢竟不是像魏長東那樣專業的狙擊手,吳豪也只是一個槍法不錯的普通士兵。 

 能夠保證六成以上的命中率,在整個漢軍中,都算是名列前茅了。 

 畢竟戰爭不是打靶,不可能讓你舒舒服服的選擇瞄準和握姿。 

 戰爭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考試,沒有人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下,保持完全的冷靜。 

 當然,像魏長東那樣的“職業選手”不算。 

 “呼呼!!” 

 隨著大部隊的突進,吳豪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多,到最後,他甚至沒有撈到一個敵人。 

 因為整條西線的美軍,都在潰退。 

 當幾十萬大軍湧入戰場的時候,當炮火像雨點一樣密集的時候,這些已經習慣漢軍每天例行炮火“遊戲”的新兵,很快就承受不了這樣高強度的戰爭。 

 就像一直在觀察戰爭的李子豪所說:“他們就像是漲潮的海水,現在,是時候,退潮了!!” 

 “退潮”的聲音,就像是這場戰爭的真實寫照。 

 漢軍從一開始,就佔據了上風,哪怕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依舊對美軍保持零建制消亡的記錄。 

 戰爭從一開始就處於一種巨大的非平衡狀態!! 

 而當西線全面突破的時候,李子豪沒有急著追擊那些已經成為喪家之犬的西線美軍,而是下令要求全軍向東,迂迴到東線大部隊的後方,做出向上包圍的姿態。 

 幾十萬大軍的調配,註定是困難的,但在漢軍垂直的管理體系下,就好像一個重量級的拳擊手,他不止擁有力量,他還擁有當初在輕量級的靈活。 

 突破,包圍,成為了這場持續兩個多月的蒙大拿戰爭,最大的轉折點。 

 就像西京日報在戰時所標題的那樣:“蒙大拿的天空,只能是黑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