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192章 道光的美夢

 第192章 道光的美夢 

 大清帝國京師…… 

 二月的京師天氣還沒有完全變暖,依舊帶著冬季留下的冷風。 

 冷風呼呼作響,讓人頓感寒意,街上的行人不由的扯緊身上的衣服,防止冷風灌入,尤其是那些窮人家,更是如此,畢竟要是感染了風寒,這對於他們本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毫不在意的走在大街上。 

 就比如那些穿著貂皮棉服,戴著翡翠小帽的八旗子弟,依然是大搖大擺的走在街上,個個昂首挺胸,恨不得告訴所有人。 

 他們是什麼人,他們是八旗貴族,是打入關而來,就一直享受整個大清帝國好處的大爺。 

 每月給的例錢不說,就說每年過年過節,他們都能分到賞賜,有牛羊肉,有米,甚至沒有這些的時候,還會折算成銀子分發給他們。 

 歷朝歷代,怕是隻有明朝的那些王爺,可以和他們相提並論了。 

 “聽說了嗎,皇上要重新禁海……” 

 “要我說,早該徹底禁了,那些個美洲漢寇,可是蠱惑我大清子民出海為寇,保不齊這美洲又是一個鄭成功!!”(清朝對漢國的稱呼是漢寇,至於什麼是美洲,除了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和道光皇帝,沒有幾個人知道,民間甚至把美洲看做和朱崖州一樣的海島) 

 “誰說不是呢,要是爺幾個當朝,咱大清朝決計不會落到今天的下場!!” 

 “是極,是極!!” 

 “那五爺,您那蛐蛐怎麼樣,我可聽說,那可是整個四九城,最好的蛐蛐,這樣的蛐蛐,也就那五爺您能養的出來……” 

 “常四爺過獎了,我也就這點本事,要是讓我上戰場打仗不行,要是讓咱們爺們出謀劃策,為皇上定鼎江山,那咱們爺們,那個個都是小諸葛!!”那五爺把茶館幾人和自己自比小諸葛,可見其狂妄。 

 “哈哈……” 

 京師衚衕的一間茶館內,幾個身著綾羅綢緞,提籠鬥鳥的旗人正在談論著最近兩天京師最紅火的事情,以及互相吹捧,談些能讓他們臉上長面子的國事。 

 那就是道光皇帝重提海禁,事實上在漢國崛起後,清國一直都是嚴加防範。 

 龍武四年的時候,就頒佈了所謂海禁令,禁止神州百姓出海去漢國。 

 但神州海疆幅員遼闊,有萬里之長,處處都是漏洞,所謂的海禁,不過是個掩耳盜鈴的笑話。 

 甚至讓人感覺貽笑大方!! 

 有漢國移民部官員就嘲諷清國所謂移民海禁,不過是籮筐裝沙,當時裝,當時漏…… 

 而清朝官員難道真不知道嗎,他們個個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 

 對於目前大清發生的事情與自身的毛病心知肚明。 

 但就像那句老話,知道了又能怎樣,還不是一切照舊。 

 而那些看守海疆的官員更是對所謂的移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現在很多移民船隻都是掛著洋旗。 

 這洋人可不好惹啊!! 

 第一次鴉片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了七年,但是對清朝這個曾經的天朝上國來講,不亞於一道重錘。 

 從道光所說的,英吉利和大清可有旱路可通,再到英國艦船進軍江南。 

 一切的一切,就像是一個令人驚醒的噩夢。 

 無數仁人志士吶喊: 

 “這大清朝,怎麼成這樣了!!” 

 怎麼連西洋蠻夷都打不過了,乾隆爺年間,這英吉利國,不是還來進貢過嗎?? 

 怎麼短短不到一個甲子,我大清便落得這般模樣。 

 割地賠款,喪師失地!! 

 雖然割的不過是一座小島,賠款也不算太多,但是這是賠款和小島的事情嗎?? 

 這是打在我大清君臣臉上的巴掌啊,我大清自順治爺入關以來,何曾有過這等奇恥大辱!! 

 而如果說英夷只是要我大清的錢,那麼新出現的漢寇,那是要我大清的命啊!! 

 雖然這幫漢寇遠在美洲萬里之地,但這幫人從神州移民,移的可都是青壯,這久而久之,這幫漢寇國中人口愈豐,焉不知其未有逐鹿中原之意乎?? 

 要知道,那幫人可是漢人,防漢甚於防洋,可不是說說完的。 

 從慈禧的寧與友邦,不與家奴就可以看出,咱大清是什麼尿性。 

 而這也是道光二十八年,開年後,第一等大事,而這件事就是如何防範美洲漢國移民。 

 只不過空有口號,而無實際,朝堂墨跡了一個多月,硬生生沒有搞出實際的東西。 

 畢竟要是真的完全海禁,不說損失的經濟利益,就說神州萬里海禁,要多少官吏,要多少兵員,要多少糧草。 

 這大清每年就那麼多稅銀,每年還要養那幫幾十萬鐵桿莊稼。 

 宮裡用度又要開支,雖然道光皇帝在清朝歷代帝王中,都算節儉的,但就像那個十兩銀子的雞蛋笑話一樣。 

 所謂的節儉只是相對於那位十全老人而言,這宮中每年開支,其實少不了多少。 

 畢竟宮裡幾千號人,這幫人吃喝拉撒,還有那些公公需要貪點,你皇帝說要節儉,底下人也要幹才行,要不然你這皇帝說要裁減這個,裁撤這個,我們還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