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再起漣漪

 另一方面,河套、漠北,海商……大明繁榮的同時,也滋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打個樣,帶好頭。 

 盛世繁榮中的蛀蟲,是成長最迅速,且危害更大的存在。 

 最終,李青決定等石彪回京,漠北草原局勢若不緊張,那就不入閣,因勢利導即可; 

 反之,那便入閣! 

 … 

 大明的年假不長,就幾天時間,短暫的放鬆後,這個龐大機器再度恢復運轉。 

 李青依舊清閒,他在等,等石彪回來…… 

 元宵節前的這段時間還在年節內,朝堂十分平靜,沒人找事,皇帝也溫和待人。 

 雙方都在蓄力、回藍,為後續對抗做準備。 

 正月初十,平靜的朝堂蕩起漣漪,鹹魚的李青也上了朝。 

 不是石彪從草原回來了,是大明內部出了些亂子。 

 ——廣.西大騰.峽土司鬧事兒! 

 奉天殿。 

 群臣各抒己見,吵的人耳朵疼。 

 文官對此表示憤慨,然後主張懷柔手段,以禮儀教化來消弭土司的不臣之心。 

 武將不善言辭,幾乎都不怎麼說話,這讓好不容易逮著機會的朱見深,頗為惱火。 

 可他哪裡又知道,對內用兵的難度遠大於對外,倒不是說,土司的作戰能力高於漠北韃子,而是地理環境所致。 

 這些個土司佔山為王,憑險而守,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到自給自足,用強硬手段……代價太大不說,還不一定能贏。 

 茫茫大山,且不說補給問題,幾萬人丟進去也砸不出多大水花。 

 要知道,朱元璋那等霸道的人,以及洪武初期的明軍戰力,且還是名將如雲,都沒能徹底解決土司問題。 

 土司儀仗地利,雖不至於成為國中之國,卻也時常跋扈,與附近百姓起摩擦,是常有的事。 

 朱見深想發兵,奈何連武將都不吭氣,他也只得暫時忍耐下來,找李青商議對策。 

 ~ 

 乾清宮。 

 君臣二人相對而坐。 

 朱見深率先亮明自己態度:“一味懷柔,只會助長他們跋扈氣焰,必須要打,打疼了他們,再來談。” 

 “皇上言之有理。”李青點點頭。 

 “然後……呢?”朱見深希冀地望著他,“先生有良策不妨直說。” 

 李青道:“然後…還是不打為好。” 

 “……”朱見深氣惱,“成化元年他們就鬧過一次,你可知道?” 

 “呃…不知。” 

 朱見深更怒:“你當然不知,因為你都不上朝!” 

 李青戰術性地後仰,避開朱見深的吐沫星子,無奈道:“皇上你先別急,對土司用兵,真的不明智……” 

 “朕不聽!”朱見深強勢打斷,氣道:“朕找你是讓你想對策的,不是讓你勸朕罷手,勸人的話,朕在朝堂上就已經聽夠了。” 

 不待李青說話,他繼續輸出:“你可知僅是朕在位這兩年半,土司就鬧了多少亂子?” 

 “朕聽你的,一直著致力於穩定朝局,隱忍不發,可這些個土司再不治,他們都要上天了!” 

 “其實……我大致還是知道的。”李青再次後仰,苦笑道:“皇上,首先你先冷靜,其次,你讓不讓我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