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換盞 作品

第30章 生意

 秦嫣寒假要跑一個採訪,算上來回車程大概需要二十天的時間,做新聞的人很清楚在萬家和樂的時候發生的灰色事件往往能獲得全社會的關注。

 秦嫣臨走前還跟祝留說:“弄完這個我就可以開開心心、舒舒服服地回家過年啦。”

 或許是因為自己也曾淪為輿論的犧牲品,秦嫣對新聞事業有一種跟她整個人生活態度不符的奉獻精神。祝留問秦嫣:“你去的那地方安不安全啊?”

 秦嫣說:“我們一共兩臺車,隨行的還有五個人呢,不用擔心。”

 祝留又囑咐道:“你多帶兩件禦寒的衣物。”

 “好好好,你呢?祝老師不會一個寒假都在這裡教課吧。”

 “不然呢?”

 秦嫣驚歎:“666你這是真拼。”

 “其實——其實我一直想有機會能把租金還給桑子,拋去小區租房的錢還有日常開銷,我現在已經攢了一部分了,再有半年就差不多了。”

 “你傻呀?這店本身就是趙正言的,是他賣了桑子爸爸的人情。”秦嫣看了祝留的眼神就知道他想說什麼,“商場中明槍暗箭那不是常事嗎?這跟你沒關係,趙正言現在這麼看好你,你——”

 “我還是想——”

 “別想了,過去的人和事就是過去了。”秦嫣穿好運動鞋,她平時從來不穿運動鞋,只有跑新聞的時候才穿。又不放心地囑咐了一句:“別做多餘的事哦,再遇上個孫沅那樣的,你又得被賣了。”

 寒假對於祝留這樣為生存與理想奔波的人來說形同虛設,她給陸鵑打了電話,“媽媽,我這個假期不回家了。”

 “怎麼了寶貝?過年呢?過年也不回來了嗎?”

 “看情況,寒假很多外地要藝考的孩子都想來學學,還有家在本地的小孩兒有事沒事也想來練練,有不少家長給我打電話發微信什麼的,我走不了。”

 祝留在跟形形色色的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快速地成長了起來,她漸漸懂得如何用兩三句話讓人滿意,也明白如何緩解他人心底的懷疑與焦慮。

 “啊,這樣啊。”電話那頭的聲音停頓了兩秒,“沒事的,寶貝,你平時別太忙了,注意休息嗷。”

 陸鵑繼續說著,聲音帶著哽咽,“別給媽轉錢了,媽不缺錢,年底還發了獎金呢。”

 其實祝留的家境本就是很普通的中產階級,這種家境支撐祝留對美術的興趣是很辛苦的,她從小到大心裡一直都有數,雖然從十三歲開始陳辰就沒有收過她一分的學費,但是顏料畫具紙張都是在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