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yu續 作品

第1809章 葉一的“拜訪”(上)

 第四點、葉楓的太極思想的理論中雖然說了“人心本惡,自私且趨利避害”,其中“人心本惡”並不是說人心人性就是惡,沒有一點善。不是這樣的,葉楓是說,人心人性本就是善惡交織,混沌不清的。所謂“人心本惡”,是在強調:你在判斷一個人,他面對為善、為惡兩個選擇的時候,你一定要先有他做出為惡選擇的心裡預估。這個才是“人心本惡”的真正含義! 

 別理解錯了! 

 孟子的學說中的“人心本善”,其缺點就是強調人性中的善端,而忽視人性中的動物本能的一面。他認為,人如果沉溺於動物本能的基本需求就是惡,就是禽獸。但是,現實實際是滿街皆是“禽獸”。 

 人本就是社會性的動物,人的本質之一就是動物,如何能脫離本能,而那些本能無非都是為了保證生物意義上的活著。單純的為了活著,是不分善惡,更不能以道德論之。 

 太極理論中強調了無數次,有選擇,才有道德存在,沒有選擇,就不論道德。 

 你面對敵人的食物,你肚子餓得叫了,你孟子說我就是不道德! 

 拜託,去你媽的!我3天沒吃飯,肚子餓是我能選擇的嗎?!這個關道德的屁事! 

 但是吃和不吃,我能選擇,那才有關道德,懂嗎!!孟子! 

 第五點、旁系的荀子在著作中強調人性存在自利的一面,這是和葉楓的三維太極思想不謀而合。可惜最後荀子轉向威權,被法家利用。你看他的兩個弟子,韓非和李斯就明白了吧。法家是強調人民的惡,幫助君主建立“王法”統治人民,這點沒錯,但是他沒膽子說出“大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缺乏對君主上層人的人心惡的評判和制衡。 

 真的是可惜又可悲。 

 儒家的性惡論避而不談統治者的惡,自然不會提出制衡統治者,不過想想也是,畢竟是統治者的工具。有哪個皇帝會傻到自己弄根繩索上吊自殺的? 

 儒家缺乏幽暗意識,註定了是個缺胳膊少腿的殘疾人。 

 所謂"幽暗意識",其實與我們常說的"憂患意識"類似,只是二者思考方向不同罷了。二者共同點是,主張面對不利因素,承認它們的存在,對它們的產生採取一種防範、警惕的態度,不能視而不見或置之腦後。 

 而二者的區別,憂患意識認為問題出在外部世界,感到外部世界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因此,只要將外部世界的問題解決好,將那些不良的東西剷除,那麼一切就都好了。如果感到自身正處於危機之中,也是覺得這個危機來自外部,是因為有某些"外部"的存在,他們正在覬覦自己的位置,所以自己才不安全。 

 幽暗意識強調要結合自己本身的因素來看待問題及危機,認為出自內部的問題更加嚴重。許多看起來是外部的災難、外部的威脅,其實都來自內部的某些地方。那是因為人性中的墮落、陷溺、懈怠這些因素,是無法避免的,是難以完全克服的,對它們需要有充分的認識。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憂患意識和幽暗意識相結合,才是最合適的思考方向。這個也是葉楓太極思想裡面曾經強調過的東西。 

 第六點、儒家一直在逃避“德福不一致”的問題。 

 “德福一致”,它是倫理術語。顧名思義,“德”是指道德,“福”是指幸福。即人能否獲得幸福,與他是否遵守各種社會公德、人倫等成正比的。 

 但是現實實際是,“劣幣驅逐良幣”,你想當一個好人,而周圍的人不那麼好,你就會被社會庸俗勢力排擠,混得很差。從古至今的讀書人,往往是學生時代讀聖賢書,有機會混官場就在實際行為上黑化,在德福不一致的議題上保持緘默。儒家一直在迴避德福不一致議題,這也導致了偽君子橫行。現在也很多。 

 首先我們要明白,社會是由人構成的,而因為人心人性,所以這個社會註定是“金字塔”構成。底層之人勉強維持生存所需的物質資料已經竭盡全力,而上層的人不僅有充足甚至是溢出的物質滿足,還有充足的精神資料。 

 而因為人心人性的存在,不管你如何宣揚奇特的幸福感,對於絕大多數人,都很難做到讓所有人都有幸福感,因為人會比較的,你精神是幸福,但是我在和你同等的精神幸福的基礎上,物質還幸福,但是你的物質卻沒有,所以,你的精神幸福,更加顯得是自欺欺人。 

 還是那話,沒有物質基礎的上層建築都是空中樓閣。 

 而道德倫理,也就是規則,從設計開始之初,就不是為了讓所有人都幸福而設計出來的,它是為了保證人類社會的金字塔能更加穩固,能有更多的人存活下去,關幸福屁的事情?! 

 這二者之所以會拉到一起,就是因為絕大多數普通人,接觸到的就是這二者。 

 而處理好這二者之間的聯繫,也正是人類發展進步下去,雖然扯淡,但是卻又必須面臨的問題。 

 很不幸,這個《凡仙逆》前1749章也提到過,不過沒那麼詳盡罷了。以後找機會我再好好說說。 

 所以,儒家談道德倫理而不談德福不一致,是極大的不真誠。雖然“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是答案。但是這個答案就好像,我問你:“我餓了,怎麼辦呢?” 

 你卻回答:“靠自己意志力想象下自己不餓就行了” 

 去你大爺的!這個才是不真誠! 

 第七點,儒家過度強調拔高教化的力量,迷信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客觀物質性。這一點在以上論述都有體現,故不再贅述。 

 我們對待古人的思想,應該是一半對一半的態度,也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當然你分不清什麼好什麼壞的話,《凡仙逆》這本書,已經給出了我的答案,也是葉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