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199章 拓荒的勇氣

 這也意味著。 

 今天要拿下這一局,關鍵還得說服袁剛,得用非常手段,打破袁剛那種保守的定式思維。 

 想到這裡,陳長安直接把目光轉移到了袁剛身上。 

 陳長安道: 

 “去年七月,我應周牧白的邀請,去南海邊的鵬城轉了一圈。鵬城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引人矚目的經濟特區。” 

 “那是我第一次去鵬城,周牧白是當地人,給我當導遊。” 

 “在那個炎熱的夏天,周牧白指著國貿大廈跟我說:當年中建三局在建設那幢大廈時,每三天就建一層樓。” 

 “他說那就是鵬城速度。” 

 “後來我又在周牧白的工地上看到了一句標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周牧白跟我說,那就是鵬城人的人生觀。” 

 “當時我直接愣在那裡。” 

 “我是一個喜歡哲學的人,平時也常愛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當時我就在想,人生的意義,不就是牆上那句標語?” 

 “翻譯那句標語的意思,人生的意義就是實現自我價值。” 

 “而自我價值的直觀體現,就是對時間的把控,時間再轉化為金錢,或者說是創造財富。對於我們體制內的人來講,把一座城市的經濟搞上去,這就是創造財富。財富上去了,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否則談什麼都是空的。” 

 “我們不可否認一點,在一窮二白的改革開放初期,鵬城還是個小漁村,當地人也曾渴望脫貧,因此把金錢看得特別重。” 

 “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就是金錢。而且行動要快,辦事效率要高。效率若不高,耽擱時間就等同於謀財害命。” 

 “在那種思想下,鵬城不存在影響城市發展的人為因素。” 

 “現在我們都可以看到,在短短三十年的時間裡,那座城市已經發展成世界矚目的明星城市。” 

 “那麼問題來了。” 

 “同樣是謀求發展,為什麼當問題降臨在我們呂州時,我們既沒有時間觀念也沒有效率觀念?甚至連拓荒的勇氣都沒有。” 

 “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需要我們所有人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