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涵兮 作品

第四百六十九章 還是要打?嘴遁失敗


  郝帥在沒遇到自己的金手指前,沒事也喜歡讀讀史書,對古代歷史還算是瞭解,其實縱觀中國歷史,真正由南統北成功只能勉強算二次。

  第一次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但當時北方元朝已經積弱,真正的敵人反倒更像是上游的張士誠與下游的陳友諒,都算不上北方。

  第二次便是辛亥革命,由孫某人發動的北伐戰爭,也可以勉強算是一次。

  可是這兩次南統北的成功,都是發生在三次因動亂而發生的大規模人口南遷現象之後,即:

  第一次:西晉末晉元帝司馬睿渡江,定都建康建立東晉;

  第二次:唐“安史之亂“後,中原士庶避亂南徙;定都江寧府,建立南唐;

  第三次:北宋末,宋高宗渡江,以臨安為行都,建立南宋。

  正是經過這三次的‘衣冠南渡’,長江以南才得於大規模開發,並逐漸成為華夏的經濟糧食中心,為南統北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因此如果是在真正的歷史中,在隋末這個時期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由南統北。

  首先,隋唐時整個政治經濟軍事核心都在北方,南方只是一片蠻夷之地,基礎相差太遠。

  其次,整個中國的地勢北高南低,南人北伐是仰攻,對沖鋒不利。

  並且此時最好的戰馬出自河套地區,北人南下只要能克服長江天險,便能充分發揮北軍優勢,南方難以抵禦。

  再次,北軍長期與北方的外族戰鬥,軍隊更為彪悍。

  如此種種,也使得即使是郝帥,如果不開掛,他都沒信心由南統北。

  但上述說的是正常的歷史位面,而大唐這樣的歷史魔改位面,南方各地的經濟情況比原本歷史上好得多,與北方差距較小。

  加上黃易大大一拍腦門時想出來的飛馬牧場這個最好的戰馬產地也在南方。

  郝帥才有膽子對宋缺說出由南統北的雄心壯志。

  “宋閥主,現在我們兵馬糧草都不缺,更有你這樣的統帥,你還沒信心嗎?”郝帥說道:“如果實在不行,由我們幾個大宗師親自出手,你覺得有人能擋的住?”

  郝帥這麼一說,宋缺才想起眼前這個斯文的年輕人可是單人匹馬滅了高句麗的狠人,想到平生夙願可能完成,當即道:“宋某可以代表宋家臣服閣下,不過我有一個條件,只要你答應了這個條件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