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扛纛者:一人一刀鎮守一城 作品

第709章 十字遠征軍


                 接連三日無事,簫良也派人打探出了天竺援兵的來歷。

  恆河上的戰艦多了幾十艘,不用猜,又是倭國在背後搞鬼。

  趁著大漢和天竺打仗,將戰艦高價賣給天竺。

  不知道收了多少銀子,也不知道天竺還答應了倭國其他什麼條件。

  只是從當初倭國賣給大漢劉琪的戰艦一事,就開口要大漢的七十二島嶼,要求所有口岸都能免稅通商,就能看出倭國出手,絕對不是為了那麼一點點蠅頭小利。

  它要的很多,胃口很大。

  就像一頭永遠也吃不飽的餓狼一樣,隨時隨地都在張開著無邊無際的大口,要將能吞噬進去的全部吞噬進去。

  這件事情,陸長生、孔瑾、簫良、武衝他們曾經深入討論過,為何倭國會這麼貪婪,會這麼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極,會這麼樂意看到其他國家戰亂,甚至會故意引發其他國家之間的戰爭,以便從中謀利。

  一來是倭國人骨子裡的本性。倭人本貪,本色,本惡。從這個國家成立開始,就註定了這個國家的邪惡性,就註定了這個民族的瘋狂性。

  二是倭國太小了,區區島國,比起大漢、北莽、天竺等國龐大的疆域,倭國就如同汪洋中的一片葉子。哪怕將他們侵佔的島嶼加起來,也不過大漢一箇中等州府那麼大。他們有極強的生存危機感,他們生怕被別的國家給一下子吞併了。於是他們努力壯大自己,不僅是資源,還有各種命脈,不斷地去侵佔、去吞噬,通過各種手段去獲得,以便讓他們看起來不好欺負。

  倭國曾經是大漢的附屬國,曾經有些調皮搗蛋,後來被武王收拾過一頓之後就老實了許多。

  可是這種老實並不是他們的本性,也不是他們心甘情願的。

  他們只是暫時的潛伏,以避武王的鋒芒。

  等武王隕落之後,蟄伏多日的倭國就開始露出它的獠牙,開始瘋狂地吸血,瘋狂的壯大。

  他們不會直接參與戰爭,而是當戰爭的催化劑,當戰爭的供貨商。

  只要能打仗,就有各種需求。

  需求糧草,需求戰艦,需求弓箭,需求器械,凡此種種。

  倭國不斷地通商,不斷地製造戰爭所需要的東西,售賣這些戰爭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