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扛纛者:一人一刀鎮守一城 作品

第599章 道岸三策,禍水北流

  永雲大和尚長眉遮眼,不動如來,不知道他是在閉目養神,還是真的睡著了。

  永鴻大和尚大聲說道,“道岸師侄說得有理啊!”

  “大漢的道門,我們天竺的佛門,還有那北莽的造物神,都是一方教義。這麼些年來,明爭暗鬥,各有千秋。”

  “大漢這些年頹廢不堪,皇帝死了好幾個,被北莽打到了天河以南。而且他們大漢現在四分五裂,劉秀珠建立個大漢朝廷也沒有幾個人聽令。曾朝貴稱帝,蜀中歷來獨來獨往,聽說也要稱帝了。龍虎山的危機感很強,做出這些舉動也是說得過去的。”

  永懷大和尚手執金剛杖,目光堅毅,“方丈師兄,我也認同道岸師侄的說法。”

  “道門的氣運跟隨著大漢的國運一併傾瀉,這一旦傾瀉,那可是兵敗如山倒。指不定那日,北莽就打過天河,滅了大漢。到時候龍虎山失去大漢朝廷的封賜,就如同無根之草,飄搖不定。北莽可不會允許有另外一種教義與他們的造物神平起平坐的,必然會壓制道門,慢慢地將他消失掉。”

  “所以這一次,龍虎山做出這等激進的舉動,也是狗急跳牆,到處亂咬啊。”

  永訣大和尚見永雲大和尚閉目養神,便猜到了他心中所想,也不問他,側身見道岸胸有成竹的樣子,便開口說道,“道岸,你說到了龍虎山的目的,也找出了問題的原因所在。”

  “那麼因果循環,這個果該如何瞭解呢?”

  道岸和尚朝永訣大和尚恭敬行禮道,“師父,我自從得知龍虎山攻打我們金光寺的消息以來,一方面昨晚整宿未眠,認真思考其緣由,另一方面也在想著應對之策。”

  “我粗略想出了三條應對之策,還請師父,諸位師伯、師叔斧正。”

  永訣大和尚手中念珠一提,“你大膽說,說得不對之處,自有人幫你指點。”

  “三條應對之策,又是哪三條應對之策?”

  道岸和尚說道,“其一,那就是積極迎戰。雖然我佛慈悲,可是佛法無邊,從來沒有人敢這般光明正大,不,膽大包天欺負到我佛門頭上。雖然龍虎山這一次來勢洶洶,一舉毀了十二座寺廟,看起來勢不可擋的樣子。可是他們終究是不義之兵,又遠道而來,必然疲憊不堪。我已通知其他寺廟,抽出精壯僧侶,組成佛兵,前來金光寺迎戰。總不能敵人打到家門口了,我們還在退讓的道理。”